第四十章:流言四起(3 / 5)

“那世子爷的敌人是谁?”赵亭山不解地问道。

赵丝言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她布下这个局,为的就是把这些人引出来,如今军中的已经知道了,是何青山,还有其他人,登州的水太浑了,鱼龙混杂,也该是时候亮亮相了。

登州的这些鬼魅魍魉不解决,李君泽就坐不稳这个主将之位。

赵丝言想了想,然后说道:“现在还不知道,不过很快就知道了。”

赵亭山看了她一眼,嘀咕着说道:“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呢?”

赵丝言无奈地摇头失笑。

“还要请爹再辛苦几日,把戏唱全了,才好收场。”赵丝言正色地说道。

赵亭山叹了一口气,这给人当爹可真不容易。

孙家的动作很快,几乎是何青山一回去之后,孙富贵就展开了行动,然后,然后登州太守章鸿鸣就亲自写了一封嘉奖送到了孙家,主要是表彰孙家为军队积极捐粮,如此深明大义,堪称义商。

能够得到官府的嘉奖,而且还是太守亲笔所写的嘉奖,要知道太守可是登州最高的官职了,堪称一方诸侯也不为过。

不过登州的太守一直都有些尴尬,因为登州地理位置的原因,常年征战,有守军驻扎,军队又有主将,军队与官府之间常有摩擦,而且又因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等等原因,导致官府一直被守军压一头。

别的地方的太守可没有这糟心事,人家都是自己做主,一方总督,呼风唤雨。

章鸿鸣虽说是太守,但过的委实有些憋屈。

这次章鸿鸣却给了孙家写了一封嘉奖,却是为了军队的事,这在旁人看来,其实是有些越俎代庖了。

但章鸿鸣还就写了,而且还是大张旗鼓的给孙家送了过去,还没送到孙宅,而是送到了孙家米铺。

当时赵亭山可还在孙家米铺的外面,呃,看门呢。

官府的依仗敲敲打打地来到了孙家米铺,看到外面赵亭山等人,章鸿鸣的师爷眉头一皱:“这是怎么回事?孙家为军队捐了一笔军粮,是对朝廷有功的,大人刚刚写了嘉奖,你们为何围在这里?简直是岂有此理!你们奉的谁的令?可有手谕?”

赵亭山竖着眉头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老子办的公差,跟你解释不着,你送你的嘉奖,我守我的门,井水不犯河水。”

官府的动静闹的不小,早就有百姓围了过来,孙家米铺的掌柜的往人群中使了个眼色,然后立刻就有人喊道:“原来孙家捐粮了?这得是捐了多少粮食啊,连太守大人都亲自送来嘉奖令了?”

“孙家不是给守军捐的军粮么?那为何这些将士还围了孙家的米铺?这不是忘恩负义么?”

“对啊对啊,他们不想着打辽人,怎么光对自己人下手啊?”

这些话不少百姓们都觉得说的很有道理,能让太守大人亲自写嘉奖的,一定是捐了不少粮食。

赵亭山听到这些话,不禁眉头一皱,怒声斥道:“不懂就少在这乱说,什么粮食?我可没看到!”

“难怪你不知道,这件事孙家与我们大人曾经提议过,不过当时粮食还没有送到,所以孙家并没有声张,也担心风声传出去,引来匪患觊觎,如今粮食到了,已经送到了大营了,大人这才写了嘉奖令。”师爷解释道。

“孙家真是有情有义啊,早就打算捐粮了,谁知道粮食还没到呢,自己的铺子倒是被围了。”

“对啊,这粮食都喂了白眼狼了。”

“孙家到底是犯了什么事?不然也不能被围了吧?”

“对啊,孙家米铺犯了什么事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大声质问,赵亭山冷汗都流了下来了,却怎么都说不出来理由来。

“军队办差,什么时候要跟你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