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知青来了!”小孩们喧闹不止。尽管穿着寒酸,他们的眼神却是清澈闪亮。在父亲和姐姐之外,李安然几乎从未展现出过幼稚的一面,但内心的真实年龄其实已经有四十几岁了。当他看到这一群满面期待的孩子,李安然轻轻拍拍了一个小女孩的头顶,并递过去两个糖块。这些坚硬的小甜品放在现代估计很少有人喜欢了,可在这里它们无疑就是孩子们向往之至的美好享受。“谢谢你,大哥哥!”女孩高兴地收下糖,舍不得吃。“我也想要!”“我也要!”其他孩子纷纷发出羡慕的声音,争着喊着。“每人一个,不要着急。”李安然笑道,并从包中拿出更多糖粒给每个孩子分发,每人拿到两个。“变戏法”一样取出更多。事实上游戏世界的仓库存了很多,而他自己对于这类糖没有太大兴趣,只偏爱奶糖;但这慢慢积累信任的方式他是很明白。给了糖果之后,他也借 ** 听起屯子的一些情况,在这甜食带来的友好氛围中很快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望着李安然在那里给孩子们分糖并与他们谈笑风生,车大爷吧嗒着烟袋,眼中满是赞赏之色。“这次来的年轻人真不错。”不知何时来到的老支书手上也拿了一根烟袋。“确实不错,只是不知道能待多久。”车大爷点了点头。“这事咱们也管不了,只好听天由命了。”老支书倒是看得开。这些年村里的知青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差不多已经全换了一轮,好在来的这些人都还不赖。身为支书,最头疼的就是碰到那些不好对付的知青,以前还在担心这次来的人怎么样,但现在看来似乎还不错。正当两人聊着,五个明显与村里人不一样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来村里插队的五个知青。“欢迎你们,新来的同志!”为首的男知青看上去很强壮,长相也好,笑起来十分英俊,不过相比之下还是略逊李安然一筹,“这样我们就能组成完整的 ** 运队伍了。”李安然看了看他,感觉第一印象不错。但俗话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判断这五位知青的好坏还需相处一段时间。“大家好,我是李安然,今年来的新知青。”李安然放下心里的想法,脸上露出礼貌的笑容,潇洒地双手抱拳,“京城人士,初次来此,还请诸位前辈多加指教。”李安然俊朗的相貌和迷人的微笑,加之洒脱的拱手动作,让这五个知青眼前一亮。“我是张鹏程,津门来的。”“我是杜鹃,也来自津门。”“我是赵卫国,从渤海明珠而来。”“我是陈青梅,也是从渤海明珠来的。”“我是高原元,来自热河。”自我介绍时,李安然注意到张鹏程与杜鹃显然是一对,赵卫国和陈青梅也似有情愫,只有高原元独身一人,大概那缺席的知青和她同来自热河。算上李安然在内,这六位知青大多来自北方。这是常态;如果是南方人跑到北方来插队,单单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就够致命了,更不用说气候变化和饮食习惯差异了。然而若没有记错的话,胡八一和王胖子都是从南方的八闽而来,所以这条规则也不一定总是准确。当然,也可能是在运动开始初期对于这一块考虑不足,发现问题之后才做出调整,规定北方人在北方插队,南方人在南方插队,以减少因此带来的不便。经过简短的介绍,众人初步建立了了解。这五个知青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地区,而来自京城的只有李安然一位。“肯定的,毕竟咱们都是 ** 同志嘛。”张鹏程显然是五个人中的大哥,“这样吧,这里不适合详谈,先把住的地方安顿好,晚上有的是时间慢慢聊。”“说得对,咱们先安顿下来再说。”杜鹃笑着赞同道。这时,老支书手持烟袋缓缓走过来,操着浓浓的本地口音说:“孩子们应该都已经认识了吧?先给大家把住处安排好了,剩下的事情等会儿再说。”“英子!英子!”“来啦!”不远处传来一个小姑娘的回答声。李安然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留着短发的小姑娘正朝这边跑来。看起来约莫十岁左右,与先前那些发糖的孩子们显然不一样。虽然年龄相
第23章(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