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鞋子拿下来,也是出自一念供养之心。所以功德完全一样。
这个就是本经所谓的因缘。你要约着内心的角度来探讨因缘,从一个理具事造,所谓的“修德有功,性德方显”的角度来谈因缘。佛陀把这个因缘的观念先按定:因为狂性歇灭的因缘而使令真如本性显现,所以因缘跟自然是不二的。从这样的角度来安立因缘,这个叫“理穷于是”,这样才是真正的道理。
壬二、破二执 分二:癸一、正破二执;癸二、悟本俱非
这以下破除对立的因缘跟自然。我们看壬二,破二执,破除过去凡夫跟外道所执着的因缘跟自然。破二执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正破二执;第二个,悟本俱非。
癸一、正破二执 分二:子一、约头破;子二、约狂破
先正破二执,破二执中,第一个约头破,第二个约狂破。这个“头”指的是我们众生本具的性德,“狂”是约着妄想。一个约着真如,一个约着妄想。
子一、约头破
【图四】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佛陀首先破除外道的这种绝对的自然论。佛陀说,阿难!比方以演若达多这个人来说,“头本自然”,如果他的头是绝对属于自然而有(是自然而有,相当于说,我们众生的心性是本来就具足的),这个没有任何的因缘可以谈,就是自然当中不能谈因缘。好,那么既然是这样,“本自其然,无然非自。”既然头是绝对自然而有的,不容许有因缘的理论在里面,那就表示说你无论何时何处都是自然有才对呀。既然它绝对自然,那只要有一个时、一个处而不属于自然,那就表示不是绝对自然。既然是自然而有,它必须要随时随处都要自然有,只要有一个时间不是自然有,就不是自然。
既然它随时随处都自然有,那么“何因缘故,怖头狂走”?既然他的头是真实的、绝对性的自然而有,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令他认为他头不在而产生恐怖,而到处地奔走呢?为什么圣人照镜子的时候不会奔走,为什么我们凡夫照镜子的时候会奔走呢?如果绝对的自然,那他为什么会迷惑呢?他就不应该有迷惑了嘛。如果我们这一念心是绝对自然,那我们不应该迷真起妄了嘛。自然不能离开因缘,所以绝对的自然的思想是错的。
绝对因缘也是错,看破绝对因缘。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说是“若自然头,因缘故狂”,假设头是自然而有,他只是一时照镜子的因缘而生痴狂,那“何不自然,因缘故失”?那又为什么自然之头不会因为照镜子的因缘而失掉呢?他的头为什么没有真正地失掉呢?如果是绝对的因缘,那么就是缘生缘灭的东西啰,绝对的因缘他的头应该完全失掉。如果我们这一念心是绝对的因缘,那我们佛性应该要失掉了,我们永远找不回来,应该被无明妄想全部破坏掉。“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其实他的头是一直存在的,并没有失掉,他只就是一念的痴狂之心,而不敢直下承当而已。所以说“曾无变易”,我们的头部其实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不管我们随顺妄想的因缘到了三恶道去,到了各式各样的地方,其实我们的真如本性没有失掉。所以说“何藉因缘”,你不能说是绝对的因缘,不可以。
所以,我们了解这一念心性的时候,它不是绝对性的自然,它也不是绝对性的因缘,这一点要注意。
这个是这样:从修行的角度,你要先站在不变的、自然的角度来谈因缘,就是称性起修。我们先相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