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种种的七分之一、七分之一的分析而变成虚空,那么也可以说,虚空也可以合成色相。因为,既然色相可以分成虚空,那我把七个虚空加起来也可以合成色相。这个道理应该才合理。
那么,“汝今问言”,你说因为四大和合故,而出生世间种种变化相。佛陀其实在破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阿难尊者前面所提的疑问。如果因为四大的和合出生世间的依正二报,那我问你,你应该观察,一个邻虚尘要用几个虚空才能够把它组合起来?你前面说,把邻虚尘分成七分之一就变成虚空,那么反过来,我们把七个虚空组起来是不是可以构成邻虚尘呢?你总不能说一个邻虚尘而构成一个邻虚尘。一加一等于一,这不合道理。所以说,既然虚空不能组合成邻虚尘,你就不能说邻虚尘可以分析成虚空。这是说明空不能成色。
这以下说明,分析色尘也不能成空。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假设我们把邻虚尘七分之一,把它分析而显现了一小片的虚空。我们说,这个邻虚尘,最小单位,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就构成一小片虚空,那我问你,“用几色相合成虚空?”那么这么广大的虚空,到底要多少的邻虚尘才能构成这么广大的虚空呢?你把邻虚尘分析了,产生一小片虚空,那么整个广大的虚空要多少邻虚尘才能够分析出来呢?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是故,当色尘和合的时候,所合成的是色尘,而不是虚空。色合色,那是色,色尘跟色尘加起来应该是色尘而不是虚空。同理可知,空合空也是形成虚空,空跟空合不能构成色法。所以,“色犹可析,空云何合?”色法尚且可以分析,虚空又怎么能够加以组合呢?它是无形无相的。
所以,这个地方正式破除因缘和合的道理,说虚空不能和合成色尘,色尘也不能分析而构成虚空。其实,因缘和合都是方便说,这对诸法的生起,都没有讲到它的真实的根源。那么这样子讲,说这个尘、这个地大的坚性不是虚空组合而成,那么这地大是怎么来的呢?
壬二、显理性
我们看经文。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继续阅读
佛陀说,阿难!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其实这一切法的根源就是如来藏性。在如来藏性当中有两种情况:
所谓的“性色真空”。在如来藏当中,地大之性是本自真空的,所谓因缘性空的道理。这个地方讲到“色即是空”。
“性空真色”。虽然它本性是空,但是它却具足了十法界地大的潜在功能,就是“性空真色”。这个讲因缘即假,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足地大。
“具足”的意思,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它无形无相;即假,就是它具足了十法界的潜能。而这种即空即假的道理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的。
什么叫做“本然”呢?就是本来如此,不是经过造作而有的。它本来就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法尔如是。这个是指它的本质来说。
从量来说,是周遍法界的。这个地大的性具,是周遍整个十法界的,没有一个地方不遍满,都是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整个地大是我们一念心本来具足的。这个地方显它的体性,性具。
那本来具足,是怎么显现出来的呢?这以下显它的相用。“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这段经文,蕅益大师分成三段:第一个讲心,第二个讲量,第三个讲业。我们先看第一段的心。
地大之所以显现,跟众生内心的迷悟是有关系的,与你的智慧浅深有关系。第二个,跟你的量有关系,由于智慧的迷悟不同,产生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