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阿难尊者你看到树林,是用什么为见呢?阿难尊者回答说因为这个大讲堂,这个“户”——大门开得很大,“牖”——窗户很多,大门跟窗户都是内外开通的,所以我在讲堂当中依止这个窗户、依止大门,就看到外面的树林。
这个地方我们再把它说一次。这个譬喻,蕅益大师说有两层:有能所的譬喻,能见的是阿难;所见的有内境跟外境。内境就是讲堂里面的佛陀跟与会的大众,外境是外面种种的树林。所以阿难尊者说,因为他本身是居在内,所以他一定先看到内境,再看到外境。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这个譬喻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往下看。
壬四、悬示定名
【第六讲图6,评论区查收】
佛陀在破斥阿难尊者妄想之前,先指示这个三昧的名称。我们看经文: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阿难尊者回答以后,世尊就在法会大众中,以他金色的手臂去摩阿难尊者的头顶。当然摩顶有安慰跟鼓励的意思。佛陀告诉大众说,在佛法当中有一种殊胜的三摩地,它的名称叫作“大佛顶首楞严王”。这个大佛顶就是我们在修学之前所要找到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灭变化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家。因为它是了了常知的,它是广大圆满的,它是殊胜尊贵的,所以叫大佛顶。当我们找到这个大佛顶以后,我们所产生的作用,每一个作用都是首楞严王,都是功德圆满,都是坚固不可破坏。就是依止大佛顶而能够成就自利的“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依止大佛顶而能够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所以,从大佛顶出发产生的六波罗蜜,每一个波罗蜜都是功德圆满的,都是不可破坏的,叫作“首楞严王”。
我们看它所显现的功德。它是具足万行,它能够统摄一切万行的功德,没有欠缺。这个地方是指它的因地是统摄万行;在果地,就是十方的如来都是经过这个大佛顶的修学,才能够成就福德智慧两种庄严的妙觉佛果,没有一个例外。这个“一门”就是说只有一个门,你找不到第二个门。这个门,就是我们要趋向福慧两种庄严的,这个妙觉的庄严路,就是要依止大佛顶,依止真如本性之门,才能够成就这样的一个庄严路。所以你应该好好地谛听。阿难尊者这个时候就顶礼佛陀,非常虔诚恭敬地来纳受佛陀的开示。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佛陀在破除妄想之前,为什么把首楞严王大定的名称讲出来呢?古德的注解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要使令阿难尊者产生欢喜,令生欢喜。因为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他受打击很大,好像一个人得到重病一样。佛陀说,没关系,佛法里面有的是药。我在佛法当中有一个三摩地,它是“大佛顶首楞严王”,它一定能够救拔你,让你成佛。这个时候,就像一个病人预知有药物了,他就觉得自己有希望,有救,这个攀缘心可以消灭,佛道可以成就。所以这个地方让阿难尊者产生欢喜的心,产生了希望。
第二个,远离怖畏。佛陀即将要七处破妄,破到阿难尊者他的妄想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余地。那么阿难尊者会产生断灭之想,说我的妄想——我说在内也不对,在外也不对,在哪里都不对。破到最后整个妄想根本觅之了不可得。阿难尊者会恐怖啊,因为他习惯性都是用妄想来做事,习惯性用妄想来拜佛、用妄想来出家。这个时候佛陀把妄想破了,他的内心没有依止处,所以产生怖畏。佛陀说你不要怕,你不依止妄想,还有一个东西让你靠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