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懒汉硬生生被逼成劳模(2 / 2)

出一点眉目,也算是经验丰富了。

不过张世康还是觉得过于怀柔,便又看向其他人。

吏部尚书倪元璐接过话茬道:

“范大人言之有理,不过本官以为,范大人不该对各州府官员抱有太高期望。”

倪元璐说完这话就闭上了嘴。

在场的人闻言都在咀嚼倪元璐的言下之意,张世康倒是以欣赏的目光看了一眼对方。

是啊,倘若天下官员都跟朝廷站一块,或许就没那么多事了。

坏就坏在四个字,官商勾结。

东林党人可不只是在京城,更多的还是分布在大江南北,他们或许是生员、教书先生、退休或被罢免的官员,当然也包括在职的。

不能将期望放在不确定的事情上,倘若各地官府与那群人以及商贾同流合污,那刚才说的一切就都不成立。

“倘若连各地官员都不能信任,那此事可就难办了。

当令都察院去各地巡防,但有发现官商勾结者,立即查办,重罪之。

这样或可使其他官员不敢太过放肆。”李邦华皱眉道。

张世康闻言微微笑着对李邦华道:

“据我所知,都察院可向来是东林党人的大本营,这些人果真靠得住吗?”

张世康可是知道,当初弹劾自己的那几大口箱子奏疏,里头有将近一半都是拜都察院所赐。

继续阅读

“哼,张大人不该一概论之,都察院或有同流合污之辈,但两京十三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十人,也是有不少心向朝廷的忠臣。

奸臣当道时,他们和光同尘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政令清明,不少人皆已拜会过我,希望加入这场事关朝廷大计的斗争。”

李邦华显然对混不吝的张世康很看不对眼,他甚至连装都懒得装。

这就是不畏死的底气。

不过张世康也不生气,他的嘴角甚至仍旧带着笑意。

“就算有三成是忠于朝廷的,也就三十个人,就算这些人跑断了腿,想跑遍两京十三省,侦查办案到最终落实,又需要多久呢?

那些买不起粮食的百姓,又能等多久呢?”

李邦华也好,范景文也罢,他们商议出的对策或许有效,但效率都太慢了。

其实倒也不怪他们,若是按照他们的意思,即使税制要改革,从开始研讨到达成定论,再到最终落实,这一过程都是按年计的。

可张世康将这一过程缩短到了一个月,这才致使所有的矛盾都在一块爆发。

张世康这么一说,其他几个大臣都不吭气了,是啊,就算再多出两倍的人,监察全国各地官员的效率也提高不了多少。

老百姓又能忍受多久呢,万一查到一半,老百姓忍不住造起了反,这责任谁担得起?

崇祯皇帝见状瞅了一眼张世康,意思很明白。

你小子别装了,有话快说。

张世康这才正色道:

“嘿嘿,诸位不会以为朝廷近来那大几百万两银子,都是白花的吧?

东缉事厂一万番役已万事俱备。

锦衣卫衙门八千缇骑整装待发。

京营四万新军日夜操练,四万老兵枕戈待旦。

他们,等这一天,也等了很久了。”

……

大明第一搅屎棍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