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治越六策(2 / 2)

盐可比巴蜀地区的煮井盐工序简单多了。同时,战国人民连肉都吃不上,如果使用上大型拖网捕鱼,将鱼晒成鱼干、做成腌鱼,通过唐社卖到全国,其利小乎?

老百姓没有看到这些远利,那么就组建大型国有公司,建设沿海晒盐场;同时拖网捕捞也干起来,单船拖网、双船拖网等先进捕捞方式也逐步上马,反正战国对海洋的利用很小,又不会造成鱼类灭绝。

第四、丝麻计划。

江南从来是衣帛之地,丝帛之饶,衣复天下。

吴越也是传统的桑麻种植与纺织盛地,吴楚两国曾因为两个采桑女的争执,而发展到大打出手,史称“争桑之战”或“卑梁之衅”。

发展丝麻纺织,一方面可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贸易,中国丝绸一直是世界硬通货。

第五、强军计划。

迅速筹建越国“讲武堂”,开展军事忠诚化、制度化、专业化之路。

想当年巫臣率领两千人的军事指导团,就能将吴国的军事实力打着滚儿地往上翻,何况今日汉水军校的军事教育理念已经如此先进了呢?

汉国也叫“讲武堂”,但因为初创于汉水之畔的南郑,是故汉国军界一直以汉水军校代称。同样,越国的军校,也被习惯称之为“汉水军校吴越分校”。

为了不至于太过露骨,汉水军校首任校长由采采公主担任,军校开班仪式之后,采采公主还指挥越女营表演了一套越女剑法。

军校的培训模式完全照搬巴蜀旧制,信仰教育依旧放在第一位,军事理论与实操紧跟其后。军校计划用三年时间,将所有中下级军官全部培训一遍,并将之转化为信仰“尚同”大业的忠诚战士。

同时发挥越国铸剑、造船方面的优点与特长,组建军方控制的造船厂的兵工厂,以居安思危的意识,强化军事硬实力。

第六,教育计划。

完全按照巴蜀之旧制,全体适龄儿童,忙时务农,闲时入学;白日务农,晚上学字。将这届孩子培养为能写会算的文化人,文武兼备的有用人。

书籍完全由汉国支援,继续采用“毕业就任先生,一届教一届”的病毒式传播方式,最快速地完成扫盲运动,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素质。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