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手艺(2 / 3)

只因流年清浅 花塚 1771 字 2个月前

数都是左亲右邻,拐弯亲戚,连带朋友的关系,父亲是磨不开面子收钱的,只有主家拿着钱一再硬塞,父亲一再推让,主家再三硬塞,父亲才象征性的拿上几元或十几元钱,主家实在过意不去,又拿来毛巾,香皂,烟酒及红烧肉相赠,父亲执意不要,一再推让,但拗不过主家,只好说收下毛巾,香皂,洗脸擦手用,吃的肉,喝的酒,抽的烟就免了。但厚道的主家们都懂得,只要请来了大师傅(厨师),让大师傅受了累,就必得香烟,美酒,大肉的伺候着,临走时还得拿着,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代代相传的习俗,何况你父子俩劳累的,这几天既没吃好又没喝好,且还用着您的蒸笼碗家什呢,你要不收下我们的这点小心意,叫我们怎么能安心呢?父亲讲,乡里乡亲的,帮个忙不算什么,怎能吃喝抽用的闭着眼睛拿呢,实在过意不去,那平时没事时,我爱泯两盅,要不酒我收下,其余的你就拿回去吧。主家又客套的让上一番,有些更厚道的人,甚至几次将香烟和红烧肉送到我家里,父亲又几次将他送还回去。就这样,父亲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自己的规矩,出门做菜时,关系特别合厚的人家不收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普通关系的,象征性的拿个几元十几元钱,东西呢,只收毛巾香皂和白酒两瓶,其余一概不要。渐渐的,方圆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了父亲的规矩,也传扬开来,一有要办宴席的人们,更是争先恐后的来请我们父子俩前去做菜,因为我们菜做的比较讲究,收费又少,还不会无故给主家铺张浪费。即使这样,每年也就那么些个屈指可数的吉日,所以农闲时依旧是闲的时间比较多,一连串的大好光阴,都在百无聊赖的虚度着。

那个时候父亲给人家做菜,主家需要买什么菜品,都要前来请教父亲,父亲再根据主家想办什么样的宴席列出菜单,这就需要一个会写菜单的人。父亲虽然认字,但久不拿笔,对于写字也生疏了。而又有好多主家都是没上过学,根本不会写字的,有些上过几天学,久不读书学习,那认识的几个字儿也咽了干饭,所以那些琳琅满目的菜名儿都很难认全,何况写呢?这时候我便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重任。但毕竟我也没在学校里混几年,识的字很有限,而且写的也很难看,不认字儿的人认为我写的很好,但识字的人看一眼一皱眉,那脸色真是无以言表!每当此时,我内心一阵燥热,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好好练练字,于是在没人的时候便找来纸笔开始写字,但不懂得怎样才能将字写好,又羞于向人请教,也没有字帖可以临摹,只能是随手乱画,随心所欲,偶尔见哪儿有个字儿感觉特别好看,就比作葫芦画个瓢,虽然画的不像,且做自娱自乐吧。渐渐养成了习惯,以此来消磨时光。二姐出嫁的那天,大姐夫记喜帐,见大姐夫的毛笔字很好看,于是又想试一试,在众宾客全都散尽后,便将那剩下的墨汁毛笔收起,在空闲无人时,找来纸张开始涂鸦,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了,虽然一直未能将字练好,应该是不得章法,但有条件就想写。因舍不得买,苦于没有纸,看到能写字的纸,就如获至宝。为了省墨,将墨汁加上水,听人说米汤黏些好写,又加上米汤,又听人说掺点白酒会添香,又倒上些白酒,一遍又一遍的在纸上抹画,直到实在看不出一点空白的地方了,才依依不舍的将其扔掉。记得当年在北京太阳宫村居住时,白天做生意,没时间写,晚上回来吃完饭再累再困必写上一两个小时才睡觉,没有纸就满世界的找,三姐还帮我上垃圾堆上捡过呢。不觉间,写字成了我一大业余爱好。而另一大爱好便是亲近大自然。春暖花开时,清浅池塘边的点点新绿前,堤岸柳绿鹅黄下的林荫里,潺潺流水的小溪野径边,都是我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置身那仿若世外桃源的仙境之中,呼吸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尽情享受着那悠闲自得的恬静时光,能使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