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制度(2 / 4)

孤岛喋血 乌鸦与麻雀 6461 字 2020-03-27

犹太人和一些华人在这个白俄社区其实住的也不自在,明明在上海却像是生活在莫斯科……这边只能能主动提出补偿或者给他们合适的住所,让他们换出去,应该没几个不愿意。

真要是碰上钉子户,那也只能对不起了。为了大局面,上点手段也是无奈之举。毫无疑问,没有人能顶得住。

这个过程老任说需要三天就行,蒲素给出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实际上第四天开始,往外搬家的人流和路口铁栅栏的施工已经同时开始了。

然后就是统一配置,确定每天的供应标准,以及学校的选址。原先街面的底楼两侧,全部划为公共设施。要么变为商店,要么就是娱乐场所,除了烈性酒和毒品属于管制,这边都可以按照进价出售。

另外所有外墙统一重新加固,内里堆起沙袋防止穿透。这方面确实是为了有备无患,另一方面也是让所有家属要清楚现在的形势,让大家引起足够重视,平时谨言慎行,不要给大宅招来祸端。

这种战备氛围可以让家属们清楚,乱世之中流落到异国还能好好活着,而且活的还有一些质量,并不是她们的上帝在庇佑,而是她们的男人用性命换来的。

今后大宅区域里每个人都必须工作,有饲养技能的负责饲养家禽,有其他技能的负责其他。孩子接受统一教育。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相对封闭,日常采买由专人负责。

而且通过和白曼彤沟通,她也决定把诊所搬到这里来。原来的诊所名存实亡,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蒲素决定把那栋楼派作其他用处,而白曼彤搬到这里,互相照应自不必说,平时还能给大宅人员应有的医疗救助。

其实这些白俄里也有医护人员,只不过流落到上海以后,他们没有条件行医。开设一个诊所最重要的的其实到不是行医资格,而是药品和设备。水平再高的大夫,徒手也治不了病,如果只能让病人多喝点开水,那有和没有完全是一个样。

这一次安德列他们命大,到了大宅以后再被抬到小车上送到海格路,辛亏挺过来了。按照他们当时的出血情况,很有可能会在路上就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蒲素才打电话把白大夫请来,和她谈了这个情况。白曼彤听了当即同意,而且既然现在面积和资金都不缺,她也开了一张单子,列出了一些设备,比如加氧设备和x光机等等。她原来的诊所其实都是十来年的设备,好现在医院相比,还是缺了不少东西。

老任看了单子,嘴里滋滋发出凉气,表示难办。蒲素接过来大致看了看清单,淡淡点了点头。他心里有谱,这些东西买不到就不用买了,用别的方法弄来一样的。

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只要按照相同的思路去实施,就会发现事情没有那么麻烦。

汪伪政权统治下的上海,原本就是非法政府,他无需遵守他们制定的规矩。而租界更是一样,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

法租界出于地缘关系,兔子不吃窝边草,他不会在这里进行破坏。但是对于刚刚恶战一场的公共租界,他是不会就这么罢休的。不管新仇旧恨还是早早就在计划中,很快他就会发动第二次行动。

其实他很想把自己的住宅也搬过来,包括李文娟和她的电台。只不过不管是军统还是76号,他都不能被他们发现自己和阿廖沙这边有着过于紧密的联系。

所以他把之前自制的电台留了一架在大宅,用作应急。李文娟只能和他一起在辣斐德路生活,做着名义上的夫妻。

搬迁和重新调整分配住宅是个很细碎的工作。小队队长和立了战功的人员必然要受到优待。但是同时普通住宅也要随时可以升级,只要有普通队员加入了特训,待遇立刻可以进行调整。

不光是队员本身的资源有所不同,这种制度还包含了家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