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越长,看客越多,自己估不准价,想要纯依靠别人的底价,高上别人一手的人自然也就越多,价格自然也越发离谱。 这是常理。 而对方写的价格,其实也很好理解,根据叶青釉的经验,没有吃到准确标价的开价者,往往习惯开‘五’‘六’‘八’‘九’这样吉利的数字。 九十九贯,就已经能够堵住八百贯以下,相当一部分喜欢开‘五六八’价的人。 而多出的九百九十九文,则能避免有另一个和自己同样念想,想尽可能在八百贯钱以下竞争宅院,但不喜欢写尾数的人。 当然,肯定也有人会觉得,那要是出八百以上,这开价不就没有用,且非常不够看了吗? 但够不够看再说,实话就是这确实就是在预算钱数之内,最大程度能拿下想要之物的法子。 要是有多余的银钱,直接开价就好,何必多此一举? 所以,按照叶青釉的推测,老先生这些年应该也攒了不少的家底,但也只在八百贯左右,再多,应该是拿不出来的。 那没准就意味着,自己愿意帮老先生分担一些,老先生应该是会愿意的。 叶青釉心头紧绷的弦稍稍松了一些: “我们......愿意出两百五十八贯钱,从老先生手里收走宅院,老先生觉得可以吗?” 两百五十八贯,一个既不高,也不算太低的数。 叶青釉骨子里是仁善的,但也是精明的。 在她没有看到书房那些文玩字画的前提下,她只愿意保守给一个心底预估的价,等待对方开口,其实并不算大错。 她始终认为,万物可谈价,与其凭几面之缘占对方便宜,倒不如直接将话说开,利益谈个明白,有什么话当面就说清楚,于己于人,也才算是有个分明。 而老先生,果然也如叶青釉所想,沉吟了几息,才嗫嚅道: “要不......你们去书房先看一下字画吧。” 老先生没有提这价格高还是低,够还是不够,这不太符叶青釉所想,所以有些分外没底。 所幸,老先生下一句话,算是又给叶青釉吃了个定心丸: “你们这个价.....挺高的,你们去书房随便挑一副喜欢的字画,也算是老朽没有占你们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