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孙传庭君前诏对(4 / 5)

万军中,现在他都敢一往直前,唯恐卢象升卢阎王不等他。

又过了几天,大军到保定,洪承畴已在这里等候,故人相见分外亲切,这第二师目前就是西北的擎天柱,看着威武雄壮的原秦军将士,两人都是感慨万千,短短两年,土鸡变凤凰,别人不知道这支队伍的厉害,他们一清二楚,只要这只军队在手,天塌下来都不怕,就是现在有人用五十万制式明军换,他们都觉得太亏,难怪皇帝兴奋地直接封伯,绝对物有所值,就连阉货高启潜也成熟了许多,不像往日那样不懂装懂,指手画脚,孙洪两人谈起皇帝欲裁军革新新政,他还知道这是早晚的事,并说起当年关宁军面对建奴亦步亦趋,不敢一战,导致卢督师贾庄被围,自己有罪等等,可见时势造人,大明不是甘愿屈从游牧民族,是真的无有克制敌人的能力,谁不想天朝一统天下?即使是那些已经投降了建奴的汉人,十有八九也是出于无可奈何,范文程这样甘做奴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第二师到达京师城郊,内阁六部太子九卿神兵卫文武百官黑压压一阵,都在用自己的眼光检验,大明王师今后就靠这几支军队了,自然引得众人趋之若鹜,比卢象升率第一师出征更热闹,张之极杨嗣昌满眼羡慕,虽然他们晚几个月也要上任,可比不过一举收复辽东那么功高盖世啊。孙传庭未出征就封伯爵说明了一切,真是走了狗屎运!

皇帝立即召见,孙传庭和高启潜以及高杰马翔麟姜瓖,详细询问西北局势,孙传庭一一据实回奏,李张二人已成秋后的蚂蚱,蹦腾不了几天,来时周围已然布置妥当,只要各地总兵坚守不出,流寇就无法肆虐,忠贞侯的白杆军完全有能力剿灭他们,主要还是神兵卫的温水煮青蛙战略实施得当,千万石粮食赈济之下,陕西河南湖北甘肃等地基本安定,两任钦差处理大小官员百余名,宋应星在这几个省全力推广耐寒抗旱的土豆番薯,现已初见成效,大批量的流民几乎绝迹,仅有的少量难民也被妥善安置,光周至一县就安置了不下五十万,咸阳西安等地也安置了数十万不等,其他河南湖北等,由于赈济及时,朝廷又迅速免了他们税赋,现在都在开垦复耕,人心思定,属于釜底抽薪,流寇没了造反基础,臣抽查了数十个县,除了极个别县有贪赃枉法之外,大致都能按钦差大人安排执行,而神兵卫库存粮食还有千万石以上,足可以应付一切天灾,请皇上放心。

高启潜也随声附和,一路过来,百姓已然秩序井然,灾民大大减少,西北有神兵卫老营在,不会再出什么大问题,崇祯很欣慰,也很清楚,地广贫瘠的西北地区,一直都是困扰大明的难题,几十年就没安生过,没有大量粮食救济,根本无法根治,靠大明那点可怜的财政,毫无希望,正是神兵卫大手笔,数千万石粮食撒下去,使得灾区如久旱逢甘霖,一下子稳住了局面,否则的话如今面对的就不光是虎视眈眈的女真人。

崇祯又回到朝政上,想问问孙传庭的想法,他内心急迫,急于革除弊端,比如军制,得将卫所制募兵制,改为义务兵制,年满十六岁全国青年皆有义务服兵役,暂时定为四年,士绅概不例外,仿照神兵卫新军,建立二十个师,先期以明军制式装备配备,后期由兵部匠作局打造新式火铳来更换,京营,关宁军,各地方军队一律照此办理,也就是说,几乎绝大部分军队都将遭到裁撤,这个力度之大,超乎想象,孙传庭和一众将领都沉默了,皇帝性子急,可此事牵扯之广,绝非他们几个可以承担的,在神兵卫两年历练,内心当然赞同全力革新,可各地军阀不会那么看,他们肯定不甘心大权旁落,利益受损,过几个月新军满打满算才十五万,撒向全国,还是不够看的,一个不小心必然烽烟四起,于是孙传庭说,此事急不得,所谓欲速则不达,皇上不妨先从南北之京营做起,有了成效再慢慢推广不迟,现在最紧要的是收复辽东和彻底解决西北,陛下手中两支劲旅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