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个时代新军训练只需要一二年,我们一直在加紧,从目前看来,情形可喜,大约再有一年不到,已可初成,到时基本可以与建奴一战,因此陛下及诸位大人无需忧虑,我等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只要大明再拖延一年,定然叫建奴大败亏输!还有,洪大人和孙大人不必领兵北进,反而可以让他们来皇庄或周至,抓紧练习新军,关宁锦和湖北各地尚有数十万官军在,只要不急切决战,不中埋伏,不让流寇和建奴扩大,固守必然不成问题,即使稍有小败也无妨,朝廷各项事宜一切照常即可,待得明年今时,这些内忧外患就再也不是什么大事了,请陛下和诸位大人明鉴”
高师成的话可以说是掷地有声,斩钉截铁,就是说无论如何再坚持一年,新军就已经有能力出去一战了,在穿越者看来,明清决战都是个大目标,现在准备的一切有百分之六十都是为了这个目标来的,可皇帝和大臣们早已被建奴打怕了,在他们心目中建奴是无敌的存在,数次围困京师,明军束手无策,要是再来那么一回,不知道这神经质皇帝又要砍多少人的脑袋,说句掉脑袋的话,到时这江山到底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都不一定,在他们认为,洪承畴或孙传庭无论如何都要领几万兵马北进,即使做个救援的样子也要做,否则这心里还始终放不下来啊,于是几个阁臣嘴上称道神兵卫劳苦功高,为大明练就无敌新军,我等自然命令边将死命顶住,一定为新军争取时间,其实内心还是认为孙洪二人必须立即放下剿寇事宜,迅速北上才是。
高师成也明白,要让几个担惊受怕的古代人完全相信现代人有把握横扫天下,还不是时候,历史的惯性使然,决策多少会和历史有些相同,无法一言阻拦,所以也没坚决反对,只是反复强调,有他们神兵卫在,就绝不会让胡马度阴山,至于古人信不信,随他们去吧,反正就是打个稀巴烂,他们也能拨乱反正,扭转乾坤。
崇祯等高师成告退之后,立即和几个内阁商议,感觉湖北流寇二三十万由十数万官军围着,又有史可法在全面赈济,应该没有太大纰漏,将孙洪二人调出不会影响大局,于是崇祯决定让孙传庭回西安,一边加强边军防卫,一边监视流寇动向,一边继续练习新军,看各方态势准备随时投入战场,让洪承畴疾速进京,去皇庄学习也好,准备出征也好,反正有洪剃头在,加上神兵卫,坚持个一年半载应该没有问题,这样安排下来大家才感觉到有些安心。
一道道圣旨的发出,大明朝廷又开始紧张起来,皇帝经过高师成陆文夫多次洗脑,仍然不是太放心,私下几次派太监去皇庄找太子找卢象升杨嗣昌他们了解情况,知道了高师成他们所言非虚,新军的确在紧锣密鼓训练,很多人已经开始学习操炮和驾驶神车坦克什么的,当然都是在木制模型上,据说还要过段时间才能摸到真家伙,但至少说明神兵卫没有保留,在准备让大明驾驭大杀器,高师成分析的敌我态势,卢象升杨嗣昌等人认为可以,不需要急于云集勤王大军,各路边军坚壁清野,储备粮食物资,不与建奴野战,自然可以争取到一两年时间,至于新军的战力,卢象升杨嗣昌有绝对把握,只要装备上神兵武器装备,完全天下无敌,别说两三万新军,就是三五千新军,他们都敢直捣黄龙,收复辽东,这些情况源源不断送进宫里,崇祯总算是按耐住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毛病,多少有了沉稳的感觉,所以才没象历史上那样调集全国精锐,最后全葬送在松锦战场上,导致先进文明被落后文明取代,当然这一切安排没逃过现代人的眼睛,陈伟峰范小武陆文夫他们也感到欣慰,说明他们的潜移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不会再让历史悲剧重演了。
短短几天高师成和陆文夫被崇祯召见几次,详细询问松锦大战的来龙去脉,高师成提醒皇帝,松锦防守一战,打的就是钱粮,如今国库不象以前困囧,应该多安排物资起运,要做到即使锦州被围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