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透出了神采。
哭泣声逐渐停了下来,泪总有哭干的时候,这又是在大庭广众,再有悲伤苦痛,也要强自压在心底。
以后会如何,很多人都是茫然,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至于寻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绝决的心。
“该吃吃,该喝喝。”一个大兵瘸拐着走过来,呵斥道:“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虽是呵斥,可也是开解,刚还哭啼啼的,现在端起碗吃饭,总还有点抹不开面子。
几个女人默默地盛粥,低下头不声不响地吃了起来。
巧英偷眼看了下这个长着胡子的士兵,年纪好象不大,就是胡子看起来岁数不小。
“俺们郭大将军说了,想回家的发路费发粮食,不想回家的可以随俺们去辽东。”
赵石头登上了高处,大声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在辽东,俺们东江军已经收复了金州、复州,建虏被打得屁滚尿流,不敢进犯,这些你们都听说过吧?”
他扫视着众百姓,可只看见有些呆呆的目光,并没有人回应。
“听说过,今年春天还献俘京师呢!”巧英不知哪来的勇气,声音不大地说了出来。
赵石头脸上露出了笑意,冲着巧英点了点头,望向百姓们,继续大声说道:“到了辽东,东江镇给你们盖房,给你们土地,都是肥得流油的黑土地。”
“东江镇的赋税是十取四,收得多缴得多,收得少缴得少,若遇灾荒,不仅不用缴粮纳税,还有赈济粮发放。如果家里有当兵的,军属有优待政策……”
郭大靖希望能带着批移民回到辽东,开春就能开垦更多的土地,并增加东江镇的综合实力。
为此,他拿出了足够的诚意。要知道,在此时的明朝,不管你收成多少,赋税是固定的。就是颗粒无收,也不能少缴一分银子。
而经过建虏蹂躙、掳掠的百姓,或许会打消很大的顾虑。那就是,总觉得辽东是四战之地,京畿地区是安全的。
再就是那些被侮辱的女人,她们或许觉得无颜见亲人,无颜见乡亲,怕被人指指点点,风言风语。
辽东将在这传统的封建社会,给她们一个不受歧视、重新生活的机会,只要她们还有求生的欲望。
“耕地的,会各种手艺的,哪怕会缝补、浆洗,在辽东也是有一技之长,能够吃饱肚子……”
巧英的眼睛亮了一下,她看到,有几个年轻女人的神情,颇为意动的感觉。
辽东是战乱之地,处于战争中的人们也是宽宏的。那些失散的亲人,尤其是妇女,受辱后重聚在一起的,并不少。
大多数的人们都选择了理解,选择了接受,并用自己的安慰和善待,去抚平她们心中的伤口。
多些妇女,也是一部分力量。让军中的那些光棍汉,能够成家立业,也是郭大靖希望的。
“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全凭自愿。”赵石头挥了下手,说道:“没事儿了,你们休息吧!”
百姓们直到赵石头走开,才开始议论纷纷,颇有些动心的,但也抱有疑虑。
此时的大明,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
地主豪绅想方设法地偷逃赋税,很多自耕农也往往要把土地挂靠在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
这就出现了怪现象,承担着全国大多数赋税收入的,是只占少部分土地的自耕农和小地主。
风调雨顺还好,遇到灾害,再加上征派的辽饷,自耕农和小地主的破产就很常见,沦为流民或佃农。
而且,明朝自张居正变法后,随着一系列的赋役改革和一条鞭法在全国各地的展开,从而使白银在田赋收入中占居了主导地位。
老百姓手头哪有多少银子,辛苦耕种一年,收获终归是要换成银子,再向官府缴纳赋税。
而每到缴纳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