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尼堪的愤怒(2 / 2)

新发现这里也一片狼藉,许多汉军旗的工匠被捉走了。在心里又骂了几遍阿敏和他的一辈祖宗,费新直奔尼堪的府邸,发现府门前已经聚了十几个人,都是尼堪辖下的满洲甲兵或者像他一样做过甲兵又因为年老或伤残退下来的人。

恰在这时,府门开了,一个尼堪的管家走了出来:“贝勒爷说了,原属他辖下的汉军旗人,就算成了包衣,也得再分到他这里来,田地、牛马也是这般,咱们自己这个小旗关起门来,原来怎么样,以后还怎么样,自家过自家的日子,不用理会外面的事。如今外头不太平,各位还是赶快回去吧。”

管家看见费新和他的两个包衣都背着鸟铳,老驴还背了两支,又补了一句:“各家都买几支鸟铳备着吧,这不一定乱到什么时候呢。”

尼堪也是个残暴的奴隶主,不会因为名字叫尼堪就优待尼堪,可他不傻,他明白奴隶主也得分上中下三等。

上等的奴隶主像那些佐领、领催那样,是真正的统治阶级,拥有良田无数,奴仆、牛马成群;中等的奴隶主像费新这样,经济实力如同明朝的一个小地主或者富农,又勤劳生产,又剥削别人;下等的奴隶主就像翟定平这样,空有一个自由人的名头,实则比那些得宠的包衣过得艰难得多,完全靠自己的劳动为生,就算拥有生产资料,也只够自己的家庭使用。

尼堪自然总结不出什么理论,更不懂什么叫剥削,什么叫生产资料,可他毕竟是努尔哈赤的孙子、褚英的儿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政权最高统治者的家庭中,而且参加实际工作,理论知识一窍不通,可实践经验丰富。

凭着对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君主政策反反复复调整的过程的了解,他认为,仅靠满洲人和少量蒙军旗人,做奴隶主的人太少了,国家一定会出乱子,至于到底会出什么乱子,他说不明白,但他知道一定会出。

他很支持皇太极用汉军旗人的政策,现在可不是乾隆年间旗人多得没处安置的情况,没有汉军旗的补充,满军旗和蒙军旗的人口数根本维持不起大清朝。哪怕从个人情感来说,尼堪对于自己麾下那些跟着自己打过仗的汉军旗人也是有些感情的。就算是奴隶主,养匹马养久了还有感情呢,何况是一起上战场的人,对于眼下这种到处抓捕汉军旗人的胡来状态,他是十分愤怒的。

可他愤怒也没用,只能尽力保全自己的旗下人而已,顶多照顾照顾其他镶红旗人,而盛京的政局,已经不是他能左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