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率泰(1 / 2)

崇政殿上,经过多年幽禁生活,变得有些肥胖的阿敏堂而皇之地坐在皇太极的位置上。

尼堪看了看殿上的其他三个人:屯齐,还有洛讬和固尔玛珲这对站在爱新觉罗家智商顶端的人。他按捺住怒火说道:“叔父,您恐怕不该到这里来。”

阿敏说:“贤侄我对你讲,皇太极不成了,坏就坏在他用尼堪上。不是说你,是说那些汉军旗和绿营。上天生下汉人,教他们擅长种地做工,上天生下蒙古人,教他们擅长牧羊养马,上天生下我们满洲人,教我们骁勇善战,攻无不取。如今皇太极让满人和汉人都种地,都养马,都打仗,这不是乱了套吗。”

尼堪也不说话,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还能说出什么来。

“大清既然是满洲人所立之国,就该首重满洲才是,怎能让汉人与满人同列?辽东的土地是有限的,都分给满洲人尚且不足,怎能还分给汉人。若是把汉人都贬为包衣,这样我们满洲人中至穷者也有几垧土地、十几个包衣,便能养好马,用好的弓刀铠甲,打起仗来岂能不胜。而皇太极不肯让满洲的穷人富裕,却用土地、牲口甚至人丁去讨好那些汉人,结果怎么样,汉人还是背叛他。”

尼堪懒得和阿敏辩论,闻到狗放屁,你还要谴责一下狗屁太臭吗?

尼堪说:“我乃武夫,不懂国家大事,诸位叔父谁是谁非,非小侄所能分辨。我的职责是留守盛京,叔父这般扰乱盛京治安,我是定然要管的。”洛讬笑道:“你拿什么管?你的兵权已然被夺了,现在你是孤家寡人,还守什么盛京。”

尼堪这一次确实是失算了,他没想到两件事,第一是屯齐这个一贯理智的人竟然会跟着洛讬、固尔玛珲这两个傻子去冒险,第二是作为牵制满兵的重要力量的汉军旗竟然倒戈了。

没错,阿敏之所以能把盛京的汉军旗人都贬为包衣,是因为镶蓝旗汉军都统李国翰站到了他这边,李国翰表示,只要能再多给他几个世管的包衣佐领,他愿意做包衣。奴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能做管奴才的奴才,那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尼堪还是觉得这事太离谱,李国翰自己有土地、有包衣、有耕牛,一旗的汉军事务都归他管辖,阿敏重分土地牲畜的政策应该严重损害他的利益才对,要说原来只是个佐领,想换个“包衣都统”当当,那也还罢了,李国翰都已经是都统了,阿敏还能怎么赏他?赏他做首席包衣?

尼堪说:“只要我人还活着,就得完成命令。只要我还在,盛京就还没丢。”阿敏笑道:“那又有个屁用。先把他关起来再说。”两个武士走上前来,请尼堪出去,虽然此时尼堪已经是囚徒了,但是普通旗人还是不敢对宗室重臣不敬的,人家自己家里闹别扭,指不定哪天放出来就当王爷了。

阿敏大笑道:“把盛京不服的人都解决掉,然后咱们便进兵辽西,把山海关一封。到时候,进了关的那些人,若是回来投奔我们,就还是好兄弟,若是不想回家,那就跟着皇太极去做汉人的皇帝吧。”

清崇德八年正月十五,阿敏于盛京起兵反清,改元“天慧”,改国号为“大金”,宣称“尽复先汗旧制”。

费新从盛京城出来,急急忙忙回到了家里,村里已经是非常紧张的状态,家家忙着战备。说起来,辽东的满人和汉人不互相厮杀,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而已,稍微年长的人都有当初那个恐怖年代的记忆。

费新带着自家包衣试射了一下鸟铳,随后就开始加固院墙,邻居也都在做类似的事。好在现在不是农忙时期,辽东依旧天寒地冻,大家都有空闲时间。费新又请几个在屯里有威望的人到自己家里来,商议了一下各家联防的对策。

接连三天,全屯都在紧张中度过,附近倒是没传来出现大规模动乱的消息,但是屯里靠边的一户人家有两匹马被逃亡的汉军旗人偷了。直到第四天,突然有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