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说一句难听的,若是没有我们的茶叶,草原上的那些人,连屎都拉不出来。”
陈松这话说的虽然粗鄙,但也是事实。
草原多食肉食,缺乏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对身体影响很大。
“哈哈,你这话说的倒是有趣。”朱元璋哈哈一笑,对于陈松说的这句话,朱元璋深以为然。
茶叶在中原可能不算什么,可在草原上,却是必不可少的物资。
据说,晋商最开始发家,就是往草原上走私茶叶。
“陛下,虽然海外有敌寇,可是海上的利益却非常大。
前宋能仅凭一隅之地,抵挡前元数十年,依仗的正是大海。
只要控制的好,我大明不会缺钱,甚至还能再次减少普通老百姓的税收……”
陈松一本正经,向朱元璋描绘着掌控大海的好处。
“住口,胡言乱语!”
话没说完,李善长就忍不住了,他站了出来,指着陈松,冲着朱元璋说道:“陛下,此人胡言乱语,竟然违抗陛下早已制定的基本国策,属实大逆不道。”
朱元璋冲着李善长摆摆手,“让他说下去,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善长还想再说什么,可朱元璋都这样说了,也只能退下去。
陈松见朱元璋没有反对,来了信心,接着说道:“陛下,朝廷为了防备倭奴以及张、陈之贼,每年在沿海之地花费的银钱无数,可效果却不是很好。
臣觉得,朝廷应该重开市舶司,组建远洋船队,开海贸易。
我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所产棉布、丝绸、瓷器等物皆是热销之物。
贩卖货物,赚取钱财。不仅丰腴了国库,还能承担沿海之地的军费,这是一本万利之事。”
“呵呵,真是巧舌如簧。”李善长又站了出来,一脸阴沉的冷嘲热讽,“朝廷天威,若是如此,不就成了卑贱商旅?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陈松这番话确实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胃口,这是一个充斥儒家文化的时代。
儒家文化讲,国是国,君是君,臣是臣,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贱的。
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规矩,若是朝廷放下身段做商贾之事,是非常受人鄙视的。
尤其是李善长这些读书人,更是鄙视的厉害。
“陛下明鉴,陈松胡言乱语的厉害。我天朝国威,怎么能干如此卑贱之事?辱没了朝廷的名头。”
“陛下,陈松不过黄口小儿,妄议朝政,还请陛下治他的罪!”
……
一时间,七八个官员跳了出来,指着陈松的鼻子,让朱元璋治陈松的罪,大有一副和满朝文武为敌的架势。
可朱元璋一动不动,就那样静静的看着朝堂,同时仔细思考陈松说的那番话。
朱元璋确实看不起商贾,可别忘了朱元璋的出身。
出身农民的朱元璋,想的永远是精打细算,如何更省钱的过日子。
这是由朱元璋出身决定的,后天很难改变。
能设置出卫所兵制的朱元璋,对精打细算利用到了极点。
为了省钱,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实行开中法,用利益引诱商人往边疆运送粮食。
在朱元璋看来,和商人打交道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就看有没有好处。
历史上朱元璋实行海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赚钱。
倭寇和张、陈的余孽在沿海肆虐,商品卖不出去,市舶司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赔钱,最后只好实行海禁。
海禁是最省心,最便宜的办法。
能省钱,朱元璋就办;不省钱,朱元璋就废除。
明初,四处用兵,花钱如流水,朱元璋怎么可能会留一个不赚钱的市舶司?
归根结底,还是钱多钱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