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功高,其子吕据同样备受孙权亲近,早早就遣入军中历练,四处讨叛乱或攻伐山越。
对,他死于乱军之中,乃是因为他麾下士卒大多是山越之民........
此战,围城的两万吴军,能顺利逃到成德戍守点的,仅仅三千余人,十不存二。
至于为何至成德戍守点便完全了,乃是陆逊与全琮在水军的接应下从芍陂赶来了,魏军以兵力不占优势且鏖战了大半宿,便作罢归去。
但他们的战果并不止于这些。
被陆逊所遣,从陆路赶去寿春城的留赞部,未至时便遇上了些许溃兵、得悉了吴军已然大败的消息后,乃止步,令人寻水军接应从芍陂归去。
但魏军来得更早。
在寿春城下大捷后,王凌便让孙礼督四千精兵与张虎的一千辽东骑兵赶来接应满宠部。
恰好也遇上了留赞部。
结果,自然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留赞虽然鸷猛壮烈,但麾下士卒得悉战败消息后皆无有战心,且没有营寨或武钢车遏制张虎的辽东骑兵冲阵,是故大败。
待吴国水师前来接应时,他本部仅剩下千余人登船归去。
而全琮别遣入他部的将率于诠,亦本部尽没而战死。
唯独诸葛恪这一路顺利撤退归来,且还建功了。
却说,他与陈表得到陆逊的将令后,乃将营寨与一些不便携带的辎重尽数焚毁了,且让人知会丁奉部火速退兵。
那时,一直监视着丁奉部魏国两千骑兵,见状便遣人急报在阳渊的满宠部,请示是否要追击。
满宠本无有此意。
因为驻守此地的将士历经了那么多时日的厮杀,早就人人疲惫不堪。
但麾下将率文钦慨然请命。
已然积功升迁为杂号将军的他,本就汲汲营营于功业,且素来自持勇猛,逢这种追击可获战功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是故,他便私下鼓噪了几位将佐一并前来请命。
声称吴军已然如丧家之犬,自然不会再有死战之心,若是追击必然能有所获。
再者,有两千骑兵在侧,他即使长驱追击而去,亦无需担忧被驻军在六安县的朱据伏击云云。
满宠见他意固,又见其他将率斗志昂扬,乃予了他五千士卒前去。
临发,还告诫文钦不可贪功,至远只能追击到六安县北,不管有无所获,皆要罢兵归来。
对此文钦自是慨然领命。
且很难得的,一向骄横难制的他,还严格遵从了。
但也没有改变,他从趁胜追击转变为惨败而归的结局。
因昔日斩杀了叛将韩综、全歼敢死兵的功劳,令孙权大悦开怀,将他从威北将军擢为平北将军的他,觉得如此灰溜溜的归去,实在有损国威。
且他与陈表皆是计略过人之辈,能猜测到以满宠部被围困多日、士卒必然疲惫的劣势,故而便生出了伏击追兵的心思。
乃是丁奉部佯装反击,将魏国的骑兵逼退十余里,然后让陈表引本部解烦兵倍道先行,寻个隐蔽之处埋伏,自身督兵护着粮秣在后吸引追兵。
而贪功心切的文钦对此一无所觉。
急匆匆赶来的他,远远看见诸葛恪的旌旗后,乃让那两千骑兵缠住丁奉部,自身激励士卒死力向前。
诸葛恪见状,“大惊”。
乃令士卒加快行军速度,且还时不时的将一些辎重遗弃。
对此,追击的魏军,自是大喜过望。
试问,敌军为了脱身都自动丢弃辎重了,尚有何俱之?
文钦乃令将士不得取辎重,继续奋力而追。
待追了三十余里、两军士卒体力都消耗得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