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铺面价格也是非常贵的。
最多把三间门面的面积全部用上。
生意好,有银子入,潇晓晓便把其余两间全摆上。
从卤猪头肉,卤猪耳朵,猪舌头,猪肝,猪蹄,肘子等摆一排。
中间一排摆上盐焗鸡,鸡翅,鸡脚,鸭脚,卤牛肉等等。。
最末还摆鸭肠,鸡胗,鸭菌肝等等。
总之,全是荤,无素。
潇晓晓目的是赚钱,素菜不赚钱,所以不摆素菜。
后面从一开始的一个灶,变成了四个,整个小院,一半拨出来洗肉。
刮毛,刮汗皮。
饮食行业最重要的便是干净,尤其是这有动物油脂,冬天还好,一道夏日,如果积水,臭气熏天,潇晓晓每到一处,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排水。
虽然潇晓晓远在光城,临水和临南的账目半年一送,管理西南地区的事务也不可松懈。
入冬,今年的枸杞收七百斤,走了西北,西南几个药材商,共入银一千四百两。
曾经的一千两对潇晓晓来说大数字,现在便觉着不够赚。
平菇一年三次,一次四批,每次产量三百斤,一斤半两银,一年收入六百两左右。
那边的人人均可用收入少,便不能同光城相比,这也是潇晓晓执意要来这闯荡的缘由。
但除去人工,还是赚的。
再说到临南的平菇种植,除了母种,其他的东西陆明都可以亲力指导人完成。
潇晓晓也不在意别人学去平菇的种植办法。
前年在平菇第一次完成丰收后,潇晓晓便以为大获全胜。
然而,第二次的菌种大面积霉难打的她措手不及。
后来意识到依然是杀菌力度不够。
花了几个月时间重新打造了菇房。
依然采用高温蒸汽杀菌,利用生石灰和石灰硫磺合剂进行消毒,后来产出了簇簇的合格的平菇。
临水县的义和堂年年提前在陆明那里下订单。
义和堂作为临水县的高级会所,有平菇在里面配菜是必不可少的,南安道特别是临南县附近的大型高级酒楼,都以有冬季的一盘素炒平菇而得意。
同样,这样的一份蔬菜经过酒楼包装,卖出许多倍价格。
赚吧赚吧,让他们赚吧,潇晓晓是这样想的。
等到她的暖坞一旦建起,就没这些人啥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