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雕像(11 / 14)

奥林匹克 陈虎a 24801 字 2020-03-18

和平之城”。它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第一大都市,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多种文化与民族的聚集地。这里的建筑物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之精华,具有跨越几个历史时代的建筑风格。众多的历史文物、宗教遗址和各种古迹,经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给耶城披上了浓厚神奇的宗教色彩,似乎这里的一石一砖一墙一柱都在向过往的游人诉说着已逝去的久远年代的故事。

如今的耶路撒冷城有发达的工业、先进的医疗与科研机构。全国最大的高等学府、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和新建的博物馆也在耶城。除此之外,该城还有很多珍禽异兽的动物园、自然保持区和面积达800公顷的林区等。与庄严肃穆的圣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繁华的商业区,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于街道两旁的商店橱窗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观光客。

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是一座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城市,是充满神秘、令人屡发幽思的城市,但愿它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步伐,克服争执,成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之城。

商品交易所出售谷类。

我们又趁着夜色离开了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19日22点,离开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

进入上方附近的港口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33度,东经35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20日20点,到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

贝鲁特港也是奥斯曼同盟港口,我们在白天不能入港,就趁着夜色潜入港口。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晚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贝鲁特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贝鲁特,黎巴嫩首都。位于地中海边狭长的平原上,背依连绵起伏的黎巴嫩山,既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优良海港,又是黎巴嫩共和国的重要门户和货物集散地;既是中近东商业、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又是东西方的连结点和出入中东的大门。贝鲁特以它那精美的建筑艺术,绚丽的自然风光和闻名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贝鲁特(beirt)最初的名称叫阿什特里特,其意为爱和美的女神,后来改称为贝鲁特。“贝鲁特”在古叙利亚语、腓尼基语和希伯莱语中,是“多井之城”的意思,这是因为该城是古代居民在一片不毛之地、水源缺乏的地方建城的。当时为了解决饮用和灌溉农田用水问题,人们在沿城墙边缘地带挖掘了许多水井,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称这个地方为“贝鲁特”,最后终于取代了“阿什特里特”这个名字。在贝鲁特市内仍可以看见一些古井的遗迹。贝鲁特(beirt)是黎巴嫩首都,位于黎巴嫩海岸线中部突出的海岬上,面向地中海,背靠黎巴嫩山脉,是地中海东岸最大港口城市,也是以其独特建筑风格与气候环境并美而闻名的海滨城市。贝鲁特海滨,属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1,年温差小,冬季多雨。7月平均最高气温32,1月平均最低气温11。人口180万,居民13为逊尼派,其他还有亚美尼亚正教、东正教、天主教、什叶派等。少数民有亚美尼亚、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人。北鲁特市内,保存有罗马时期的城墙、庙宇、水池的遗址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清真寺。虽然经过内战的创伤,贝鲁特仍是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的文化中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贝鲁特海岸和峭壁穴居。在腓尼基时代贝鲁特已具城市雏形,是当时重要的商业港口,并以织造业、印染业、铸铁业闻名。在希腊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曾于公元前33年进驻贝鲁特,使这座城市具有希腊文明的特点。贝鲁特的繁荣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达到,罗马式的广场、剧院、运动场、澡堂鳞次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