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在开封、近几日时常受赵恒召见的王旭。
他前些日子看了王旭的奏书后,顿觉重建官学的重要性。尤其那句“兴国当兴教育”让赵恒非常认同,而奏书中关于分科和整纪之事,更是让赵恒上心。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太祖和太宗非常厚待读书人,到了他赵恒这一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赵恒一直觉得还不够,所以才在继位之处,接受出生寒门的宰执梁笃建议,于各州县进行试点,重启官学。
但这些年来一直见效不大,上次他亲临国子监,见之教学,更是气的差点吐血,于是,打算好生在开封府另办一个国子监,以彰显他大宋最高学府的威严。
七日前,把王旭召回开封,了解详情后,赵恒心动了。
便于今日抽出时间,把手下的几个臣子召在一起,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王旭按照他的要求,刚刚把事情给殿内几人说完,谁知他的宰执王旦就给他来了当头一棒。
国库没钱,这事干不起来!
得听赵恒问话,王旦的眼皮抬了抬,弟弟王旭半月前,就改革国子监咨询了他的建议。
让他疑惑的是,官家怎么突然由国子监,想起要大规模改造官学?还要再多修建些!
这些钱又从何而来?
和辽国打了多年的仗,大宋的国库到现在还没有填充,所需花费的地方可不少。
身为宰执,王旦考虑的问题也就全面些,所以对赵恒动用国库的资源,大规模新修官学是持否定态度的。
赵恒问话,他又不能不回答,瞅见正对面稳坐的丁谓,王旦道“官家,却也如此,三司使主全国财政,对此应该很是清楚!”
赵恒把目光放在了丁谓的脸上。
丁谓面色不动,暗道王旦一声“老狐狸”。至于说赵恒的心思,他又怎么不知?
官家如若不是想要比之几年前,更为大规模的改良和兴建官学,又怎么会把他们聚拢过来?
这事吧,王旦说的也没错,财政上确实抽不出太多的钱,可也不能直接回绝大宋官家。
丁谓瞅了眼国子监监事王旭,又面向赵恒道“分科,肃管……以国子监为试点,通行全国官学,务必各州县皆有。
臣想问一下,此事可是王监事一人所想?”
“不是,是王监事听了国子监学生的建议,才想起给朕上书的。”赵恒道。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看文基地]
此中之事,王旭没有隐瞒,自是把李贤给供了出来。
“既不是王监事为提出想法者,臣觉得可以等此学子来抵达开封,亲自问过,好让臣等做决定。”丁谓打起了太极拳,简简单单地一个“托”字诀。
赵恒面有古怪,看了眼垂头看脚下的王旭,他向内侍招了招手“去把李贤召进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