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立场的。
李密经历的这场让其终身难忘的朝议终于结束了。
让其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便因出使突厥和波斯两国有功,职位由军情处百户连升四级直接成了军情处京城总部的一名俭使,有了可以正式参与每日早朝登殿的资格了。这让同为军情处京城总部为副俭使的搭档董柯羡慕不已,同时董柯也认为这个职位李密当之无愧。
几天后,李密所著的《西巡突厥波斯见闻录》实名刊印并面向全国发行售卖了。此书一经面世便得到了大隋学子们的钟爱,也自然而然的成了皇家潞州书院、京城书院以及皇家潞州讲武堂学子们的必备教材,用于开拓学子们的眼界。李密的名声由此变得更加响亮起来。
只是随着这本书的出版发行,让京城文教部的一名底层官员从书中嗅到了一丝不详的味道,竟使得这名年轻的官员弃官而去了。这人便是原高句丽国的二王子高建武。他从此书的发行和内容感受到了大隋朝的霸气和坚定剿灭周边异族国家的坚定立场,而高句丽国毫无疑问将成为大隋朝下一个打击的重点。严重的危机感令高建武不能在继续作大隋朝的底层官吏了,他要将学到看到的东西带回国去,更是要回去提醒自己的父王高阿那防范大隋朝的灭国一击。
高建武的逃亡,很快便由刑督部张恒报到了杨二那里。
“呵呵!让他去吧!最好是将我国的好的东西带回去,也能在其高句丽国内施行我大隋的土地新政,这样也免得朕今后还要去作这事。”杨二在后院荷花池的凉亭边喂着池中锦鲤对张恒说道。
“陛下,以臣看,不如将出兵高句丽一事纳入日程安排,我朝辽西府和涿郡的大军早已枕戈待旦了。特别是苏定方将军部,早已在为攻打高句丽练兵了。”
“呵呵!不急,待我朝再积攒一些国力再说吧!不过,你部今后抓捕的囚犯不用在送往蜀中了,今后全都送入高句丽。好歹也要送去百万人口才能稳定今后的我朝的这个半岛之地啊!”
“是,陛下。臣知道怎么作了。”
再说弃官外逃的那高建武,他自科举入仕为官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期间也学到了很多大隋的治国理念,在为官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将大隋国内探听到的各种情报送往高句丽国自己父王那里,甚至极为聪慧的他也探听到了支持百济和新罗两国与高句丽战场对峙的幕后黑手就是大隋朝。并由李密所写的这本《西巡突厥波斯见闻录》联想到大隋朝对半岛三国的暗中牵制判定了大隋必将出兵高句丽的结论。这让高建武萌发了尽快回国的决定。
为了探查大隋水师的实力,这次高建武回国走的不是陆路,而是选择了跟随一高句丽商队经水路返回。
沿黄河水道一路东去直抵黎阳城,在经黎阳登陆走全新的官道大路直到莱州府登州湾上海船渡海而归。这一路的见闻让高建武感到心惊胆战,倒不是担心有官府缉拿,而是这一路的繁华景象让他感受到了一个大国的无比强盛,这种可以碾压周边国家的强盛让身为高句丽王子的他几乎无法呼吸。
“公子,你看这登州湾那边军港中大隋登州水师战舰。”跟随了高建武的贴身小厮提醒着正在商船上远眺海湾那头故土的主人道。
“哦?那就是大隋水师传说中的无敌战舰么?怎如此高大?”
“公子,那最高大的定是登州水师旗舰。舰身还反着光,定是大隋百姓口口相传的铁皮战舰了。”
“嗯!定然不是木制的,可惜不能抵近观看,找不到其弱点。”
“公子,我国莫说是这般铁皮战舰了,就是用于水战的大型帆船也没有啊!都是些近海的木帆船,这岂是大隋水师的对手?”
“别说了,本公子知道,我高句丽军力远不及大隋。若是陆地之上还能一战,但大隋若动用水师战舰,我国断无抵抗之力。唉!回国面见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