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一句。aa1ta
“他叫杨迪,是我在艾辛瓦尔读书时的师兄,也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他现在的身份是反思者。”aa1ta
“反思者?那是什么?”林森对这个很中二的名头不太理解。aa1ta
“恩……怎么说呢,你可以理解为一种习惯性跳出既定规则去反思秩序本身的一群人。”东方若说着打开了房间内的隔离装置,阻隔了外界的窥测。aa1ta
以下为杨迪的独白aa1ta
你提出的问题我找了很多人来研究,现在的结果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了,不过我不属于这两派中的任何一方。aa1ta
这是你的题目。aa1ta
镜头中的杨迪拿起一面晶体板,上面显示着六条因素,男、女;生、死;想、说。问题是,用上述因素构建信任。aa1ta
还是你的老习惯呢,这种因素构建我看得比较清晰,不过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帮忙就有点困难了,所以我给它稍微修改了一下。aa1ta
男、女的构架是基于性别的处理,这一点在整个生物学角度上的确是基础构架因素,我给特别标记为“雌性”和“雄性”,“母系”和“父系”,你也知道,有几个朋友对这些细节处理上很较真。aa1ta
然后是生、死,这两个要素其实和另外四个放在一起是有些不太妥当的,直观感受上它们并不在同一个因素概念之中,不过我后来仔细想了想,也问了你本人,大概确定了你想要表达的是“存在”和“消失”这种概念。aa1ta
目前看来这种概念可能构建起来更同类化一些,不过也可能是我理解错了,如果出现什么不对的地方,你记得要予以回避式思考。aa1ta
存在和消失的概念引入我记得以前在课题研讨会上就建立过基础模型吧。aa1ta
你当时提出的主观思维意识主导世界的存在和消失得到了老师的赞许,不过不是肯定,我想你可能现在也很苦恼,主观意识到底是如何把“我”这个概念在世界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毕竟如果“我”是存在的,并且世界是因“我”存在而存在的,那么“我”为何不能从主观上改变世界呢?aa1ta
这个课题其实后来延续展成了很多个子课题,甚至还提到了时空悖论。aa1ta
对了,我觉得,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重新思考一下时空悖论本身的矛盾点,我觉得有些东西出于对逻辑思维的尊重而得到的答案并不一定是对的,就像我们沿着一条畅通的路走路,不能因为前路通畅就觉得方向对了。aa1ta
是吧?aa1ta
恩,那么最后一个因素条件,“想”和“说”。aa1ta
这两个因素其实也很大,我已经尽可能的将它归类引申到与前边四个因素相一致的状态中去了,不过现在仔细分析后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aa1ta
如果我理解无误,这两个因素应该是“思考”和“表达”这两个概念。aa1ta
啧……这个的确是我之前没想到的,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与其他两房不同的主要原因所在。aa1ta
目前看来应该是一切的症结所在,不过仅供参考,你还是需要保持你的个人思考,不要被我主导你的轴心感。aa1ta
好了,完善后我把这个命题共享出去了,现在我先说说最初给出答案一方的意见吧,这些答案是蒙迪斯和莱尔他们主导的。aa1ta
他们认为这是构成人类整体构架的基础因素,虽然只有六条,但通过任意组合,得出的答案是无限化的。aa1ta
不过这个命题本身在无限的前提基础上趋于完美了,如果非要得出答案就必须否定一些东西,将六条因素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