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村里种植的规模太大了,所以二月底杨小三就引进了一批枣树苗子。村里一面儿挖坑,一面种树、挖烂泥滩,瞬间村里人不够用了。
刘书记很发愁。
平时他愁村儿里嘴多,大家吃不饱,现在居然发愁人手似乎不够用了。
谭书记也是满脸愁容,道“咱们不能再雇人了,仓库里粮食不够。”
“养这么多兔子,母兔子生崽子不可能不给粮食的。”
“杨小三儿,你说咋整?”
刘书记这几天嘴上都起水泡了。先是被董宝顺那么一怼,然后遭到赵兴邦的批评,加上现在村里的困境,不上火才怪了。
杨小三都成了村里的智囊了,遇到点儿麻烦就要找他,就不能动动脑子吗。
杨小三根本不觉得有啥问题,道“先可着二类山坡地种呗。”
“以后山坡上的地方慢慢弄,又不是非要春天种树,夏天、秋天、冬天都也可以好吧。”
刘书记瞪了我一眼,道“那不是开春儿种树爱活吗。”
杨小三笑道“不追求啥一步到位啊。”
谭会计也乐了,道“是啊,咋俩有点儿钻牛角尖儿了。”
随后,村里进行了工作岗位调整,重心则是挖掘西河沟烂泥滩。
不对,这个时候已经不叫西河沟子了,而是听了杨小三的意见,改叫月亮湾。
本来,这些鱼杨小三是可以挂到商城里的,但是老孙和刘书记说好了,这些鱼全部被县里订下了。
杨小三忍不住想打人!
县里不是有水产公司吗,至于手伸的这么长吗?
埋怨也没用了。
不过,杨小三还是得到了一些东西,就是少量的河蚌和很多螺蛳。
母亲见杨小三弄回来的东西,唠叨道“这玩意儿不好吃,都是泥。”
“河蚌根本嚼不动,炖了腥气吧唧的。”
杨小三笑着道“那是你不会吃。”
其实,想要螺蛳吐泥快一些,这边儿会把黄荆折一些放到盆子里。但是,现在刚开春,犄角旮旯都看不到绿草呢,带叶儿的黄荆更不用想了。
但是,螺蛳杨小三肯定不会放弃的,以后这玩意儿死贵死贵的,尤其是2005年以后,他基本没吃过了。
螺蛳吐了三天泥,杨小三想用父亲的大洋剪子剪螺蛳的后尾巴,但是后来让机器人代劳了。其实,后面的尾巴不剪掉也可以,但是就没法咗着吃了。
杨小三觉得螺蛳就要炒的辣一点儿,然后当小零食一样咗着吃。
商城里的河蚌和螺蛳居然不好卖,或者说根本没人要。这就让杨小三很纠结了,那可不是很少的东西,这让人如何是好。
但是,很快他就笑了。
因为有人在下面留言了。
“店家疯了吗,这破玩意儿能吃吗?”
“全是细菌和寄生虫,你想害死我?”
诸如此类的评论近似于刷频了,这些都是杨小三的铁杆儿粉丝,都是衣食父母的存在,所以他有必要伺候他们。
杨小三发了一个声明,道“这可是难得的美味,朕可是好心好意与你们分享的。即然大家不识货,我有必要展示一下炒螺蛳的魅力。等会儿我会免费上架炒田螺,但是每人仅能领取一份儿。”
所以,杨小三一个人剪螺蛳尾巴肯定不行的,当然是要机器人全体动手了。
全家除了小圆,其他人都去种树了,当然没有任何曝光的顾虑了。
村儿里是北方的小山村,九几年都还很少有人吃螺蛳,尤其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但是,村儿里有一批广西媳妇,她们很喜欢炒辣螺蛳。
可是那时候北方人不怎么吃辣,而炒螺蛳又都是辣的,所以北方人更不喜欢了。
炒辣螺蛳配料很简单,即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