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高攻低仿的杨大官人(3)(4 / 4)

汉字还有许多,它有着中国五千年来历史、哲学、民俗、礼制、文学等海量信息作为支撑,简单的两个或者几个字凑在一起,表现出最起码的逻辑性,我并不认为这种说法有什么错误。

事实上,汉字的“造词”行动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许多哪怕是基础字义和原有衍生内容上毫无关联的字凑在一起,也能清晰表达出一件事或者某个逻辑;

比如说,我们现在网上玩的梗,什么“蒜你狠”,“气抖冷”、“城会玩”等等,你从基础释义上来看,完全就不沾边,如果不是生活在现今的中国,根本看不懂这些字代表什么,中间有什么逻辑可言,

但是对于我们,理解起来毫无困难,甚至能玩出更多花样来。

为什么?

因为我们获取的知识储备,知道这几个字代表什么,中间的逻辑是什么。

说到底,咱们古代的许多俚语和成语,其实都是一个模式造出来的——都是在海量信息上玩“减字法”。

而且,照华夏的历史惯性来看,焉知我们现在的一些网络热词或者梗,不能成为流传后世的一个成语?

我前面说过,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基础元素,也是华夏历史的流通记载体,作为世界目前唯一传承至今的华夏,这两者是互为一体的,其余三个古国文明,所谓的断了传承,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那些字体和词语背后的海量信息被刻意抹掉,而又失去了流通性,数代而绝。

………………k,大体说一下我的一些认知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详细展开,字数也未免太多了些。

如果大家对这些东西之间的逻辑感兴趣,不妨去看看王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虽然这本书争论颇多,但是里面关于这一块的阐释,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至少也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