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本之争」(1 / 5)

n会议事大厅内,作为大和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平成皇帝正召开着今年来的第一次两院会议;而所谓两院,便分别是“众议院”与“贵族院”。根据昭和朝定下来的规矩,皇帝每周都至少要召开一次两院会议,听取诸大臣跟议员们的陈奏,而即使是没有召开两院会议的时候,皇帝也要不时在宫内召开内庭会议,与内阁几位重臣们一起商讨天下大事。

后因昭和皇帝晚年倦于朝政,故多交与当时还身为太子的平成皇帝代为坐朝监国。因此尽管刚刚登基不到两年,这位当了三十七年的老太子、年近六旬的新皇帝却已然掌握了作为一位皇帝的基本要领——“多听,少言”。

这次的两院会议,除了有皇帝的参加,随同的还有新任内阁首辅大臣、原高丽总督竹下d,以及内阁与两院的所有成员;自从昭和年间到现在,整整半个多世纪,还没有一位大臣胆敢无故缺席会议。

会上,皇帝听完了大臣与议员们的重大陈奏,并由内侍官速记下这些重要奏事后,如果皇帝没有什么重大的g事要宣布的话,那么皇帝就会在所有人的跪送中离开了。接下来,“御座所”的帘子便会被拉上,而内阁大臣们也会在恭送走皇帝的御驾后从偏门离去。而直到这时,议会长才终于可以在自己的位子上落座,履行他作为议会长的职责——倾听议员们的争吵,然后捡一些有营养的条陈在散会后向内阁递上去,最后再由内阁转呈皇帝审批。

以往的两院会议通常都会是这样一个流程,而今天,皇帝似乎却再等着大臣们向自己奏请一件事关国本的大事。

而就在这时,一位中年议员开口了,“臣有本启奏陛下。自陛下即位以来,上承昭和皇帝之遗志,勤政爱民,是为一代明主。然,国本未立,久之,朝中人心难免浮动,臣伏祈陛下,早立太子,以固国本,以定人心。”

皇帝面无喜怒,问曰“朕有三子。依卿之见,谁人可承嗣位?”

其俯首对答曰,“立储自有长幼,非臣子所能言之事。陛下圣明,自有主张。”帝俯视诸臣,言道,“朕是有主张,可是朕现在想听听,诸卿家对此事都有何等看法?”那议员听言,答曰“昔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皆以嫡长而立。浩宫殿下为陛下之长子,年过而立,稳重而又待人宽厚,速有仁德之名;臣伏祈陛下效法三代先祖,以嫡长而立,以固国本。”“小泉议员的话,老臣不敢苟同!”这时,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站了出来,他不是别人,正是在高丽当了两年总督后被先帝提拔成为新任内阁首辅大臣的竹下。

其实仔细想来,区区一个议员,他怎么敢在这种场合下公然请奏册立太子的表章,这背后若无什么人暗中支持,那才真是见了鬼了。然而尽管如此,竹下却还是站了出来,他已经快七十岁了,早已是一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老狐狸,眼中只盯着那一块鲜美的血肉,哪怕饿狼再侧,鹰鹫在空,也不惧与之一碰。像他们这种大半辈子都在官场里浮沉的人,比起自己一人的荣辱,看重的更多的整个家族的兴衰。

夫太子者,乃储君也,国本也。

当成是一场朝堂博弈也好,投注押宝也好,最终却总是要支持和拥立一位储君的。竹下虽心中明白当今圣上心中最属意的太子人选是谁,却还是站了出来,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谏言道“适才小泉议员所说,立嫡立长,虽有一定道理,但却也不尽然。自古皇帝立储以固国本,不光要看中皇嗣的长幼,更要看重其是否贤德;我大和君位,非贤德之王不可居也!兹事体大,万不可草率,此事还望陛下三思,来日召集内阁诸大臣,内庭再议。”

这时,另一个议员也站出来说话了,“适才阁老提到一个德字,下官以为,至理妥当。”他说,“臣以为,诸王之中能当此贤德二字的,惟有皇长子殿下一人而已。”好啊,这些议员们终于按耐不住,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