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没有矿城以前,整个朝堂都当做蛮荒之地。加上前朝因为南诏而衰落,朝廷从来没重视过大理。
自从有了矿城,大理的重要性,或者说矿城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
可矿城是一块飞地,受制于人是肯定的。
如果真的拿下大理了,也就意味着矿城的一切收益,将完属于国朝了。
官家想什么,前期的所有做法,在这一刻都清楚了。
确实,这时候确实需要让司马君实这样,奉行圣贤王道的君子闭嘴。
接下来是该考虑如何做成这件事了。
至于什么圣贤王道,别说是韩琦和文彦博,就是富弼也知道那就是个说辞,需要是拿出来说说而已。
官家有句话说的对,国朝没有替段氏复国的义务。讨伐高氏,必须得有充分的理由。
突然间都明白了,明白了在群情激昂的情况下,官家仍然没有借势发兵的原因。
这并不是官家改了性子,而是还不到时候。
至于司马君实,官家确实无意贬黜,却是专门让他背锅,好让他能闭嘴,为朝堂议定发兵而清扫障碍。
至于那个所谓的保密法令……顺势而为而已。
格局决定谋划广度。不得不说,官家的谋划无懈可击。
大理内乱之始,国朝就是发兵,也是替段氏平息内乱。
当时的官家轻言发兵,就是清楚会被拦下来,理由跟高氏起事一样,毕竟处于国朝守孝之时。
而替段氏,也就是大理这个藩属国平息内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主动兵伐之事。
那怕是高氏围困了矿城,在实际上并没有对国朝造成伤害。
而随着高氏谋反之事的推进,一直到推翻段氏王权,高氏上位。国朝按兵不动,似乎在给高氏一个信息……国朝还是当初的那个国朝,仍然遵循三年不动兵事的陈例。
那么,就有可能让高氏的气焰更嚣张一些,这也是安南陈兵不动试探的目的。
如果这时候,段氏逃亡,再被矿城收留。就给了高氏攻打矿城的理由,也有了安南趁机混水摸鱼的机会,同时会真正造成国朝在明面上的损失,国朝也就有了发兵的道义。
朝臣议论,司马罢政,虽然都是因为是否对大理出兵,可又不是因为这一点。
这时候官家适时颁布了保密令,同样司马君实被形势逼回家中待处,这都是顺便的。
这……这时候在整理官家的谋划,才明白,整个朝堂的反应,都是在配合官家一步步推进。
“段氏王室真的逃进了矿城!”
富弼看着成都府的加急奏折……所有的剧情都在按照官家的编排进行。
“富相,若官家真有意置身事外,没有动兵的意图,矿城拒不接纳段氏王室,段氏有进入矿城的可能?”
“甚至我以为,是矿城的守卫兵将段氏王室救援至矿城的。?咩城到东川多远?沿途又是经过高氏的传统势力范围,凭段氏王室的能力有可能到达东川?”
“即便是二百人装备的新军也不可能护着王室长途奔袭,更何况还是大理王室的护卫。”
“同时别忘了,矿城守卫是哪些人,那是国朝原来的军卒,是经过官家套理念培训出来的,还是套的新军装备。”
“我甚至认为,官家还是太子时,就是当初南征之时,筹建矿城的当初,官家就已经在谋划大理的改土归流了!”
韩琦越分析,越觉得存在这种可能性。若是这样,官家也太惊人了!
这感觉不仅仅是他,富弼、文彦博等,政事堂的所有人都有种骇人听闻的感觉。
妖孽!这才是妖孽的体现。
这样的官家,大宋中兴是绝对的,但对于臣工……未必是好事。
虽然不至于部被玩于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