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格局决定做法(第四更)(2 / 2)

这算是投桃报李吗?赵曦听完文彦博所说的,不由的要这样想。

南征回来这么久了,余靖的折子早被灰尘淹没了。但赵曦还没听到朝廷有推广的意思。

今天应该是第一次说吧?肯定是第一次,看看各个朝臣的表现就知道。估计也就富弼算是清楚这底牌的人了。

狄青再听到这个……他是不知道的,别看他也算是枢密副使,可人家压根没当他个人物。

不过,那些都是小节,若禁军真的都装备了护卫营的盔甲,再配以火器……这算是狄青自入朝堂以来,听到最舒爽的朝议了。

文彦博是个成熟的政客,还是最具备政客基本素养的人。这一手相当漂亮。

他是北人不假,处于执宰的位置上,他不能赤膊上阵,掺和太子殿下是否主持漕运的事。

如今太子殿下退了一步,也应该适当给些甜头。

关键是推广盔甲,势必会增加铁矿的需求,也就是说,徐州铁监和漕运都会因此而沾光。

同时,护卫营被褥的营生,谁都知道那是内苑的活儿。

这样下来,都有好处,都应该没什么话说,也舍不得再反驳。

关键是他也想早点看到太子殿下另起炉灶的收益……不对!文彦博突然有些明白了,另起炉灶,就是自己家也掺和进去的营生,才是太子殿下甩给那些人的耳光!

希望不要太狠了。

其实,这些都不是赵曦想的,赵曦真正的目的只有铸币。当然军器监也是目的之一,那是确保他达到目的的手段。

至于漕运、铁监、榷场,本来就是因为军备和铸币而延伸到的。赵曦只是希望自己介入,能确保自己的对铜铁需求而已。

既然朝堂走不通,他就走商贾的路了。

有开始,待人看到了收益,他不担心没人动心。

这次南征,不管是在安南,还是大理,他发现国朝的货币,在两国都是通用的。

他问过,也知道,就是吐蕃,大夏,甚至大辽以及到遥远的高丽和扶桑,国朝的货币都能通用。

还有什么比货币更锋利的武器?

如今,铜有了,锰有了,就连锌也有了,再把渠道畅通了,剩下的……不让主管榷场,自己就以商贾的身份进行交易。这样总成吧?

朝堂,就朝堂上这些人看到的,他们真当成利了。赵曦是想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利益,怎样才不算是蝇头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