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又或府城,因为驿站一般都在官道旁边,而府城和县城很多都需要绕路,他又不是去旅游,更不是去享乐,压根就没有必要进城。
他这刚规划完路线,薛南塘和李杜便闻讯赶来了,他们是想搭个便车,跟杨聪一起去金陵参加乡试。
他们可没杨聪有钱,李杜可能还坐得起马车,薛南塘肯定是坐不起马车的,而且,这杨聪出行一般都是护卫成堆,跟着他就不用担心路上的安全问题了。
没过多久,徐阶又命人给杨聪送来了一封信,信中不但给他详尽介绍了一下去金陵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还附带给他捎了份差遣公文。
原来,徐阶听闻他沿路想在驿站吃住,便请新任的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王栋给他写了份差遣公文,大致意思就是左参议王栋派他这个幕宾去金陵公干,沿途驿站请招待一二,而且,就连王栋聘他为幕宾的文书也一并稍过来了。
这明朝的驿站一开始就是专门负责供应传递公文的驿卒、传递军情的骑兵以及部分官吏的食宿和出行工具,而且明初驿站管理是非常严格的,非公务人员使用驿站那可是重罪。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这驿站的性质慢慢就变了,变得有点类似于后世招待所性质了,驿站的管理人员想赚钱,来往的官吏同样想赚钱,大家都在通过驿站捞朝廷的钱,所以,这会儿的驿站一般都来着不惧,只要你有钱,就能住。
这也正是杨聪决定在驿站吃住的原因,你只要给驿站的驿丞塞点钱,那吃住条件甚至比一般的客栈还要好,因为他们招呼你的都是朝廷的钱,根本不会心疼。
当然,有了王栋的差遣公文,即使他不塞钱在驿站也能吃住的很好,要知道正四品的地方大员已经是不小的官了,那没品级的驿丞又怎敢得罪这样的地方大员。
路上的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安排家里的事情了,这家里的事其实主要就是安全问题,龙溪陈氏一日不倒,他便一日不能放松警惕。
好在这会儿惠安附近的崇武卫已然掌控到了俞大猷的手中,这次俞大猷和汤克宽虽然要去赶考,邓城却没打算去,这家伙貌似对武举兴趣不是很大,对于当官却瘾大得很。
正好,崇武卫的事交给他打理,俞大猷放心,杨聪也放心。
杨聪干脆告诉杨金峰,他不在的时候,有事直接就去找邓城,这样,陈文杰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邓城那边便能第一时间知晓了,他也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