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都是工地,我本能地觉得这个地方有机会”
1992年正是海南地产泡沫的顶峰,以四大银行为首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
“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
当年海南城市人口100多万,房地产公司就有2万多家,没人知道房子盖好卖给谁。
“那是海南最疯狂的时候,击鼓传花。一个穷光蛋,一夜就能变成百万富翁。”
那时的百万富翁可以说大富豪了。
纪良亲眼看到这样的神话
一个从北京下海的人,身无分文,借了200万元,不买地而是买了两台奔驰。
他专门跑当地领导,请领导吃饭、娱乐,结果批了一大片地,拿出一部分来一转手,就真的有钱了。
暴富后,这个人回贫穷的老家光宗耀祖,答应帮家乡政府脱贫,县里筹集了2000万元交给他,他也豪气地承诺能赚两三倍。
他把钱买了地,却没想到海南地产泡沫很快就破灭。
“土地价格掉了一半,真的成‘负翁’了。”
纪良回忆起这位朋友的惨况
“老家人都说他是骗子,2000万元对他们老家是要命的,最后老家公安局来人到海南把他抓走了。彻底完了。”
纪良说,泡沫时,最惨的就是千万富翁和百万富翁,因为他们都在银行贷了几倍的钱押在土地上。
刚到海南的纪良和朋友合伙,花了很大力气才注册了一个房地产公司。
“花了一个月时间,把科长、处长都跑了一遍。”
纪良还记得,那时候海口没有公共汽车
“打的打不起,就打摩托,摩托不管去哪都是3元,但打摩托又怕人家看见,离工商局快100米时就下车,把衣服弄好,然后走进去”。
纪良更记得那时有个“麻科长”
“那个科长满脸麻子,招待他不仅得请吃饭,还得请唱歌、请跳舞。”
一个月下来,钱就用得差不多了。
整个公司,干活的就纪良一个人
“做饭、打字、打扫卫生、总经理,都是我一个人干了”。
当时,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到海南做房地产,投资者多而创业者少,很快就有一家北京的金融机构找来谈合作,行长助理希望纪良,能帮他们注册一个房地产公司。
刚跑了一个月工商局的纪良,一个星期就帮他们把公司注册了。
一天,行长助理带着四五个人到海口来,很认真地找纪良谈判,要在海南联合开发房地产。谈判的条件是
所有项目都五五分成,共同融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分利润。
“我当时一听就乐了,因为我没钱,共同融资肯定都是他们去筹钱。银行有的是钱,就是不会干活,所以利用我来经营。”
很顺利,双方签下了联合开发合同。
纪良也开始了真正的商业人生。
那时已经是1992年年底,离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只剩下几个月。
半年后泡沫破灭时,纪良已经在海南联合开发了这个项目。
“钱肯定收不回来了,但是资产全在,因为我的合同都写得好,虽然价格掉下来了,但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