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地球篇 第42章 论道(2 / 3)

寄生情缘 村小尚吃 3544 字 2020-04-15

他的说法已达到假丹的中期,若能再进一步到假丹的后期,离结成金丹就不远了。

这样看来此筑基,非彼筑基也。貌似相同,实质不同。

宁珂近来思前想后,自己被和尚、道士欺凌,就是因为孤掌难鸣。虽说有师父传授功决,却不知她在哪,更是指望不上她的帮助,若是能结识一帮子帮手也是不错的选择。

况且,五行法术本来就是道教开山祖师天一真人留下的法术,他没有保留的一一传授给宫大师,可宫大师却一样也难以施展出来。

这里面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仿佛宫大师修炼的道法发生了断代,而宫大师所知的现在修炼界所修炼的功决与他修炼的大同小异。

这样看来被九莲花寺抢去的玉简还是有可能寻回来的,估计那里的和尚也识不得玉简中的经文。

想到这里宁珂“呵呵”的笑出声来,看的宫大师心里发毛。他这边灰心丧气,自幼习修的功法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而小屁孩师父这边却得意的笑出声音。

宁珂见宫大师脸色难看,便把九莲花寺和尚抢自己的背包、龙虎山道士夺了自己的玉佩、以及恩怨寺和尚企图绑架自己的事都说给了宫大师听。

并且,也说了自己或说父亲发现了“辅汉洞天”之事……

宫大师听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对九莲花寺情况了解不多;龙虎山道士与他茅山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但恩怨寺离他茅山不算远,他曾经去过,情况还是了解的。

“恩怨寺为唐代德宗时所建,原名辩经寺,五代时改名恩怨寺,寓意了却佛门恩怨之寺。

“恩怨寺主要分为恩宗和怨宗,自古两宗辩经不止。为了辩经甚至大打出手,相互屠戮。

“所谓辩经,既辩文经,也印证武经。文经是以佛门各类经典为辩论的材料,你引某典籍一句经文为论据,我以另一典籍经文去辩答,就这样互相引经据典的辩幾,答不上来者为输家;武经就是比试武功、功法、法诀等,说白了就是比武。

“每十二年一小辩,每六十年一大辩。小辩三轮,大辩三轮。每次大辩经输者必死,有直接跳崖归西的、亦有用利刃自戕圆寂的、亦或投入事先准备好的柴薪堆中坐化的,实为佛界乃至修行界所不齿。

“这种恶俗已延续千年之久,只在革文时期中断数载,现在又开始兴起。明年正是大辩之年,决赛辩经日总是设定在佛祖诞辰之日四月初八。

“平日里两宗和尚互不搭界,各自修行悟道。以进山的山道为界,东为恩宗,西为怨宗。山寺、庙宇皆成双成对,譬如东边山头建有大雄宝殿,那西边峰峦肯定也建有大雄宝殿,虽说不上平行对称,但一应相对俱全。

“恩怨寺本就藏在深山,平时香客稀少,但逢辩经之年,香客盈门,皆为观赏答辩输了的和尚自戮而来。给小徒我的印象,恩宗也好、怨宗也好,尊崇的或是以德报怨或是以怨报德,其实都是极端邪恶之徒,哪有佛家半点善性。”

“哦,那恩怨寺和尚的修为如何?”宁珂急切关心的是恩怨寺和尚的武功或说功法如何。

“当今各修界所修功法相互渗透,互补长短,修为与修炼时间、资源有关,无论佛、道、释,还是古武世家、巫术之家等都相差无几。比如,恩怨寺小乘者众,中乘僧尼已经稀少,临近大乘之僧也就手指之数,修得大乘之法也就三、二个而已,更别说修为达到法相之巅的人了。”

“我不懂佛家什么乘的说法,比之道家如何?”

“小乘相当于道家之筑基,中乘类似于假丹期,像小徒我就是假丹中期,比佛家中乘稍强,比大乘要弱,当然比大乘后期差的就太多了。”

“其他修界的修者,他们的修为又如何呢?”宁珂关心世人的修炼档次。

“由于当代资源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