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风雨再临(1 / 3)

天刚蒙蒙亮,嘈杂的人声就不时在市坊间响起。

时近彩衣节,长街上华盖如云、彩棚数里,沿街裁缝铺、绣娘坊、布庄乃至估衣店均装饰一新,不少铺子模仿木染布坊,将自家店面装饰得花团锦簇,相貌清秀、身量苗条的少年少女身着新衣,扮作“模特”,正在门口演练。

双喜由小厮作陪,神情悠闲地走过长街。

少女身着簇新的裙衫,发梳双髻,四处打量,扫一眼店面的布局装潢,又细细打量那模特身上新装。

她心中得意,恨不得把下巴抬得老高哼,这些卖成衣的,只知道跟在他们木染布坊屁股后面,学自家玩剩的。

就说今年的锦绣坊,专门用白栀并茉莉扎了个棚子,闻起来倒是香飘十里,可这家主人也不想想那茉莉跟栀子可都是颜色雪白,白中穿白一片惨白,说句不好听的,远远瞧着还以为谁家办白事呢!

再说先前同他们旗鼓相当的七彩布庄,这家倒知道拿了红掌并丁香装饰——红掌明艳、丁香馥郁,色香齐备,可那丁香最是吸引蜂虫。现在还不显,等到巳时开市,太阳高升,人潮涌入,那蜜蜂也要跟过来喽。

最让人咋舌的便是青衿店,今年推出的这款式,到底是怎么通过礼部查验的?穿在那模特身上,大半条胳膊露在外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酒肆青楼呢!

双喜心满意足从街头走到巷尾,各家店铺都瞧过一遍,欢天喜地地向杜若楠复命。

“小姐!我都看过了,那些个布庄成衣店,款式没一个及得上咱们的!大多仿照咱家春装,在盘扣、衣襟上玩玩花样,但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他们真讨厌!学咱们用花草装扮铺面,还用了模特,尤其是青衿店,真是不知羞!”

双喜家鹊一般在杜若楠耳边叽喳,少女神色天真、自信满满“这次彩衣节,必定是咱们木染布坊出个大大的风头!”

丁伯也笑“你这孩子,那叫拔得头筹。”

玩笑归玩笑,丁伯是老人,经验老到,从旁提醒杜若楠“小姐,如今还是筹备期,能展示出来的都不打紧,杀手锏都还藏在后头。”

杜若楠哪里不懂,少女轻笑,不急不缓“丁伯教诲的是,我都省的。”

彩衣节是阮县传统佳节,历来备受瞩目。节日又逢换季,夏衫替春装,民间也兴添新装,便是城中最穷苦的百姓,都会勒紧裤腰带添件新衣。

待到过节,满街都响童谣“今日穿新衣,明朝换彩衣,六十京中坐,老身着霞帔。”

但凡是家中开染坊、布坊、卖衣裳的,一年当中最看重的,除了除夕便是彩衣节了。

提前半个月都会日夜开工,赶制布匹和新衣。

木染布坊这边也不例外。因蜡染成衣先前出过褪色问题,民间对蜡染心存疑虑,买主到店里挑选布料成衣,仍以扎染为主。又因扎染技术尚待完善。

杜若楠综合考虑,还是选择慎重行事,预备在彩衣节推出的商品,扎染占八成,蜡染占两成。

——虽然城中时兴扎染技艺,可谓是全城皆扎染,但木染布坊几代就致力于改善技艺,同是扎染,但木染布坊推出的布料更加柔软通透、上身舒服。

“就是要稳中求进。”对于杜若楠的策略,苏之钰也表达了支持,“新技术进入市场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需要咱们培养客户,拓宽他们对商品的认知,继而培养消费者对商品的忠诚度。”

“在他们接受咱们的新商品之前,先用成熟的商品——扎染布料稳固市场,是该如此。”

“苏少爷,你又满嘴怪词了。不过说来也怪,你第一遍说的时候,我不大明白,但你那话在心里多过几遍,就能咂摸出味。”丁伯笑着看向苏之钰,“就是那么一回事。”

“苏少爷你先前读过书吧?”“也就是你们读书人,说话文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