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赈灾(1 / 3)

1629年10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自西向东扫过了珠江口,覆盖了肇庆府、广州府和惠州府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根据实地观测情况来看,这场台风的最大风力可能达到了12级左右,这已经超过了两年前胜利港所遭遇的那场自然灾害——那次的状况顶多只算是强热带风暴而已,风力还够不上台风的等级。

这一场台风当中受灾的共有十几个县,近十万民众,珠江口的新宁、新会、顺德、新安等县成了受灾最重的地区,这其中也包括了新港口所在的香港岛在内。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场台风仅仅只是过境而已,在珠江口兜了一圈之后便朝着东南方向的海面行进而去了。绝大部分地方遭受台风侵袭的时间还不到一天。

由于民团海军较早地发现了天气的异常状况,新港口得以有一天多的时间来做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因此在这场风灾中并没有出现人员的损失,只有几个民众被风刮起的东西砸到受了轻伤。倒是有多艘小船被汹涌的海浪直接推上了岸,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毁。另外绝大部分茅草房顶的民房都被揭了顶,有六七间民房被吹得东倒西歪,已经无法再住人了。

有赖于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较为充分,灾后本地民众的吃住并没有立刻出现问题,粮食和帐篷的数量都足以供应本地所需,社会秩序在民团的维持之下也没有发生混乱。

陈一鑫在灾后立刻联系了驻广办、番禺和万山港,通报了本地的受灾情况。广州和番禺倒是没有受到直接的影响,万山港因为早早得到了警示,也做了相应的准备,损失也在可控范围之内。倒是驻广办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人手、船只和救援物资,如果这边受灾的状况比较严重,那么广州就会立刻派出救援船队南下。

相较于两年前登陆胜利港的那场强度稍弱的风暴,这次的台风对海汉控制地区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反而更小一些。游益汉先前所担心的受灾状况,在灾后并没有出现,临时管委会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让本地的建设工作恢复到正常的节奏当中。

然而这仅仅只是海汉治下地区的状况而已,其他的受灾地区在灾后的遭遇可就没那么好了。多个州县都在这场台风当中出现了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财产损毁的情况,而地方官府在灾后的救援赈灾工作,多少显得有些无力和混乱。

灾后第二天,番禺李家庄的移民营地便迎来了第一批求助的灾民,这些民众都是在番禺附近居住,也知道海汉人在这里设立的移民营地会收留无助的穷人。尽管这些民众多数只是来求一点赈灾粮,未必会选择加入归化民,但移民营地的临时主管沙喜还是架棚施粥,只要来求助的灾民都能至少得到一份维持生存的食物。

这股人潮在三天之后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大量在灾后失去食物和财产的灾民在无法及时得到官府救助的情况下,纷纷从周边地区涌向番禺县,在李家庄之外形成了人潮。萧良和虞尧不得不紧急率领驻广办下辖的武装人员以及“金盾护运”的保安们赶往番禺,维持当地的秩序。

灾后第五天,在李家庄附近聚集的灾民已经超过四千人,这个数字甚至比前往广州城求助的灾民数量多了好几倍。之前的几年中一旦地方上遭受自然灾害,往往有大量民众涌向广州城求助,而如今这种行为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对于救灾乏力的广东官府,民众正在一点一点地失去耐心和信任,而海汉恰好在广东灾害最为集中的几年里出现,并且扮演了一个不遗余力救助苍生的正面形象,这样的表现让海汉在民间也逐步拥有了良好的口碑,天灾再次来临的时候,很多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无能的官府,而是番禺李家庄那些一贯无条件救助灾民的海汉人。

这次的台风之后,便有相当一部分的受灾的民众放弃了前往广州,而是直接去向更靠近受灾区域的番禺,向李家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