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9章(2 / 3)

难买的安全环境了。这福山县别说是清军,就连明军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也同样进不来,乱世之中,很难再找到其他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

而且只要出得起价钱,在这里也能买到包括食物在内的各种商品,甚至连肉食、酒水和新鲜蔬果都有,有钱人依然可以继续享受人上人的生活。

不过能够住得起这些地方的人也不多,从二月到现在,来福山县避难的数万人当中,也仅有不到千人是住在难民营之外的私人居所,这其中的大多数人还只是侍奉主人的随从人员,真正的金主不过百十来人而已。

严格来讲,马家的行为多少也算是在发国难财了,不过与此同时,安置普通难民的组织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马家在负责,成千上万的难民也因此得到了生存的机会。

陶东来没有细问马家是如何从避难的富人们手中赚钱,在他看来这种行为其实再正常不过,如果没有足够的油水,又如何能驱使马东强这样的地方豪强参与到安置难民的行动中来。他所在意的,其实是另一件事。

“我听说你在这边拉着避难的这些富商搞了一个商会组织?”陶东来问道。

陈一鑫点点头道:“的确有这事。我弄了个山海会,只要加入,在本地的所有费用都能打对折,所以这些人入会还挺积极的,目前已经收了几十个会员了。”

通过牵头搞商会组织来拓展贸易渠道已经是海汉的传统操作手段,在南方沿海地区已经屡试不爽。陈一鑫虽然早有这样的打算,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时机,因为山东的环境不比南方,海汉的控制区仅限于福山县一地,要跟各个州府的富商权贵会面并不容易,而这次却是阴差阳错,有许多值得接触的人物为了躲避战乱自行跑到福山县来了,这样的天赐良机,陈一鑫自是不会错过。

这些人在此之前未必跟海汉有生意上的往来,所以陈一鑫也放弃了用贸易优惠措施来吸引他们,而是给出了更实际的条件。而实际操作的效果也相当不错,这些人听说能享受所有费用减半,而海汉人的要求仅仅只是加入商会成为海汉的贸易伙伴,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他们有所不知,海汉的商会没什么加入门槛,只需签两份文书便算是入了会,但今后想要再退出就不太可能了。只要他们在意经济利益,海汉有的是办法拉他们下水,就如同现在拉他们入会一样简单。

陶东来点点头道:“好事情,如果操作得当,两三年之后,这里也未尝不是下一个舟山。”

陈一鑫道:“陶总,你可别给我戴高帽子,福山县这地方怎么样,我自己还是很清楚的,肯定没法跟舟山的条件相提并论。而且我这里严重缺乏专业人员,很多事情都是凑合着在做,你看什么时候能给我再多派些懂贸易会经营的人才过来。”

“好说,等我回三亚了,就让施耐德给你挑几个好用的人送过来。”陶东来走到哪里都不免会被追着索求各种资源,他应付这种情况已经驾轻就熟,两句话便将这事推到了施耐德头上。

吃过饭之后稍事休息片刻,陶东来便提出想去看一看本地的难民营,顺便也去马家庄拜会一下陈一鑫的家人。而郝万清还有其他公务在身,便先行告辞离开了。

“陶总,你的行程不是要保密吗?这样在本地公开露面没问题吗?”陈一鑫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向陶东来再次进行确认。

陶东来摆摆手道:“这里没什么人认识我,我们去看难民营也不用通报身份,你只要让你家人保密就行了。”

既然陶东来表明了态度,陈一鑫自是不会反对,当即便让秘书曾晓文去安排马车和护卫人员,然后亲自陪同陶东来前往马家庄。

距离马家庄还有好几里地的时候,陶东来便已经在马车上看到了路边成片的难民营。这些营区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