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2章(2 / 3)

再邀请别的陪客,不过宴席倒是毫不含糊,这一大桌菜是从岛上最高档的酒楼订制的,还有专门雇来的丝竹班子就坐在院子里,演奏着一些舒缓的乐曲。虽然在客栈这种环境下不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也足见马正平的用心了。

元涛在舟山待了几年,平时应酬也不少,岛上大大小小的酒楼饭馆都很熟悉,落座之后便夸奖道:“马老板应该是从大风楼订的这桌宴席吧?的确有眼光,这岛上最擅做海鲜的饭馆,大概就数他家了。不过据我所知,大风楼的宴席价格颇高,马老板真是破费了!”

马正平道:“元掌柜客气了,在下也是听岛上的朋友介绍说这家饭馆做的宴席不错,元掌柜评价这么高,看来这钱倒是没白花。”

相较隔海相望的宁波,舟山岛上的消费水平的确要高出不少,像这样一桌酒席的定价,几乎是宁波的两倍了。就算是放在消费水平更高的扬州城,这桌酒菜的价钱也是很昂贵了。

当下马正平也没急于谈正事,先招呼元涛喝酒吃菜,随意聊些地方上的奇闻轶事。元涛走南闯北多年,接触的人也是覆盖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可谓见识颇丰,跟马正平侃侃而谈,什么话题都能聊上几句。

继续阅读

马正平本意也是想借着闲聊试探一下元涛的成色,看对方是一介武夫还是跟自己一样的生意人,这样才好在之后的接触中看人下菜,对症下药。不过元涛的实力显然要比他预计的更强,聊了一阵下来,马正平不由觉得自己的见识比对方明显是差了一截。

马正平却越发有了聊下去的兴趣,他想看看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里,是否会找到对方的短板。

“听说金盾之前也曾揽下了在大明境内运送海盐的任务,不知元掌柜对如今江浙地区的盐业走势有什么看法?”

马正平的这个问题所给出的范围就很大了,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

元涛见马正平终于慢慢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上,便放下了筷子,认真回应道:“在我国开始向江浙地区供应海盐之前,本地的盐业生意有大部分都是被扬州盐商掌控。不过大明治下的官盐盐场大多产能有限,就算能给盐商们提供一些私盐,其产量和质量也不见得能让你们满意吧?”

马正平微微颔首,对此表示赞同。对盐商来说,贩卖私盐的利润其实是占到了经营收益的大部分,否则如何能靠盐业生意积蓄起庞大的家业。但官盐盐场的产能有限,的确并不能满足众多盐商的需求量。而海汉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很大了,光是象山盐场一处的产能,就已经将原本属于大明官盐的市场挤占了不少,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至于质量上的差异,如果没有比较倒也罢了,但马正平亲眼看过海汉所产的海盐,的确是要比官盐精细得多,盐里的杂质也少得多,这绝对是制盐工艺更为领先的体现。他也听说过海汉生产海盐是通过若干大大小小的盐池来完成,但具体是如何操作,其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却一直没有机会去作实地考察。

最要命的是,海汉精盐产量大,价格还更低,这就让大明盐场所产的官盐很难与其形成有效竞争。如果不是盐商们需要通过从官府购买盐引来获得贩售食盐的资格,而这些盐引必须要在官盐盐场才能兑现拿货,那可能官盐盐场很快就会被海汉精盐挤出盐业市场了。

元涛继续说道:“长期来看,也只有我国所提供的精盐,才有可能满足盐商们的需求。你们用盐引从官盐盐场购得的海盐作为保底部分,从我们手里买到的私盐作为利润部分,这样才能最有效地保证你们通过经营获得稳定的高收益。”

马正平道:“但理论上这样的做法不合大明律法,如果被官府查到,那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从事盐业经营的资格。”

元涛笑道:“你们扬州盐商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