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九章 朝会(1 / 3)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1798 字 1个月前

杨嗣昌的死讯,带给杨振的只是忧心忡忡,可是带给京师紫禁城内崇祯皇帝的,却几乎是绝望。

崇祯十四年的三月初十日,已经收到杨嗣昌死讯三天而且辍朝三天的崇祯皇帝,扛不住朝廷科道言官们的成堆上书,终于忍着哀伤悲痛,下旨召见了朝廷的重臣们。

这日上午巳时,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范复粹、东阁大学士张四知、文渊阁大学士魏照乘、武英殿大学士陈演,兵部尚书陈新甲,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监首席秉笔主管东厂兼提督京营太监王德化,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司礼监秉笔乾清宫总管太监王承恩的引领下,鱼贯而入乾清宫大殿。

崇祯皇帝神情哀伤地端坐在敬天法祖牌匾下面的御座上,他身着皇帝常服,却未戴冠冕,整个看起来干瘦,苍老,似乎疲惫憔悴,而且眼角尚有泪痕。

这两个多月以来,身在紫禁城中的崇祯皇帝,心情始终处在大起大落的震荡之中。

辽东辽西对阵清虏的捷报,曾经一再让他欣喜若狂,直呼上天庇佑。

然而,关内传来的灾情与贼情,又让他一次次勃然大怒,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特别是闯贼裹挟流民攻陷洛阳城、杀死福王,西贼裹挟流民攻陷襄阳城、杀死襄王的消息,更是让他几度嚎啕大哭,不得不亲赴太庙痛哭流涕下了罪己诏。

然而即便如此,崇祯皇帝对中州、湖广的局势仍然很有信心。

因为开封保卫战的“胜利”以及河南巡抚李仙风率军收复洛阳城的捷报,又再次让他看到了平贼的希望。

但是时间到了三月初六日夜,正在满心期待杨嗣昌督师收复襄阳城的崇祯皇帝,不仅没有收到来自湖广的捷报,反而收到了杨嗣昌的死讯。

结果,由湖广监军万元吉快马递送入京的杨嗣昌死讯,成了几个月来压垮崇祯皇帝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崇祯皇帝拿着万元吉的奏报,仰天长叹连呼了几声“此天欲亡朕乎”“此天欲亡朕乎”,便昏厥了过去。

好在崇祯皇帝昏厥几个时辰以后,当天后半夜就醒转了过来,只是哀痛过度、几乎处在崩溃绝望状态的他,接连三天没有上朝,也不召见大臣。

一向异常勤政的崇祯皇帝,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突然不上朝了,也不召见大臣问政议事了,一下子搞得京师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极为恐慌。

于是六科廊的言官们,都察院的御史们,以及各种爱上书的大臣们,纷纷上书崇祯皇帝劝他尽快召见大臣问政理事,更有言辞激烈尖刻的直接开骂,骂他怠政懒政惰政,怠慢朝廷大臣,竟然在天下板荡之际,沉湎内宫不作为。

当然了,也有很多是直接弹劾杨嗣昌的,纷纷弹劾杨嗣昌生前巧言令色,纸上谈兵,徒劳天下兵马,徒耗天下钱粮,不仅没能平贼,反而失陷两藩,不仅死有余辜,而且罪不可赦。

面对这种情况,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以及司礼监首席秉笔主管东厂兼提督京营太监王德化,还有司礼监秉笔乾清宫总管太监王承恩,根本扛不住如雪片飞来一样递进司礼监的各种奏议上书。

最后,他们只得发动了宫中的后妃,一起劝说崇祯皇帝尽快召见大臣,平息朝野上下的各种争议。

于是就有了三月初十上午巳时乾清宫正殿内的这场小朝会。

“这几日,朕不过是累了,只想歇一歇,就有许多人上书骂朕,说朕懒政,说朕沉湎后宫,怠慢大臣。

“还有不少人弹劾杨嗣昌,说朕误信谗言,错用了他,致使酿成了今日局面。呵呵,呵呵,呵呵呵呵,真是荒唐,荒唐呐!”

崇祯皇帝冷冷地看着进入大殿中朝自己礼拜的亲信内臣和内阁大臣们,说话的声音嘶哑而低沉,失望至极的笑声里夹杂着一些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