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
可她有静太妃,有洛妃,有太后皇帝的喜爱,如今又多了一个国师大人。
“怎么不把小意也带过来?”孙夫人点了点孙嘉迎的额头,“方才发生了什么事?”
孙嘉迎一五一十地重复了刚才的事情,撇了撇嘴道:“娘亲,她什么时候能从我们家里搬走啊?”
她越来越不喜欢方小意了。
孙少卿虽然也觉得方小意性格行事不太好,但到底是夫人的亲外甥女,不愿让夫人难做,便无奈道:“再过几年吧,嘉迎,若是你们实在相处不好,你就回来吧。”
孙嘉迎懵了:“什么回来?”
孙少卿咳了一声,道:“从太学回来吧。让你娘好好教你规矩,再过几年,就要大姑娘了。”
孙夫人也点头。
不知道和嫡公主减少接触,嘉迎的性子会不会改变回来。
“不要。”孙嘉迎生闷气,凭什么要她离开太学而不是方小意?况且,公主不能没有她。
孙少卿和夫人对视一眼,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
上头国师大人一身白袍不染纤尘,一双琉璃眸子映出世间真善与丑陋,身边小姑娘粉雕玉琢,精致得像是观音座下童子。
静太妃越看,越不放心。
虽然白楹答应不会离开皇宫,但若是国师大人一定要求呢?
“阿楹。”国师大人的声音不同以往的淡漠,既温和又无奈,“不可贪食。”
已经吃了三块糕点的白楹悻悻收回小爪子,放在膝盖上,看上去乖乖巧巧规矩得很。
国师大人眼中有淡淡的满意。
离京之前,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把白楹一起带走,毕竟以前他出去基本上都会带着白楹。
但白楹今年的身体实在太虚弱了,他又算出她与皇宫有缘……只好将之托付给静太妃,现在看来,这果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白楹的脸色,都没有以前苍白了。
皇帝朝国师大人举杯,真心实意道:“朕敬国师,若无国师,大煜何来风调雨顺?”
这是实话。
太后也慈祥笑着道:“国师大人功在千秋,多年为国为民,实在辛苦。”
国师大人只抿了口清茶,他淡淡道:“大煜百姓安康,生活富足,归根结底,是因有个仁德君主。君勤政爱民,臣辅佐有力,相辅相成,才有一片清明。”
皇帝大笑抚掌,一连说了三个好。
国师大人不食人间烟火,却有仁慈之心。国师大人不懂委婉曲折,说话却字字真切。国师大人亦不会拍马溜须,但只要他一开口,就能让皇帝开怀大笑。
这是历经了三个皇帝的国师大人啊!
皇帝信任他,超过每一个人。
没有人觉得国师大人是在拍皇帝马屁,因为这种事情,国师大人不会做,也不屑做。
明月怎会沾染尘埃呢?
皇帝了解国师大人的性子,他说的都是真心话。
正如国师大人所言,一国之君,只有君主做好了,上行下效,底下的人才会跟着行事谨慎,做事认真。
君主若是昏庸无道,便是有再好的臣下,也挽救不了一个内里被蛀空了的国家。
除了被推翻,或者有一个极好的继承人。
再没有第三条路。
皇帝龙心大悦,大臣们个个都起身给国师大人敬酒。
国师大人滴酒不沾,只遥遥举杯,浅浅抿茶。
举国上下怕是也只有国师大人这样,而不被任何人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