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纸上谈兵头头道(2 / 3)

基本就是帝江以北全部都给抛弃了。

朝中有一些大臣也不赞同迁都,于是赵昭王就使用了瞒天过海之计,让这些主战的大臣和梨君一起北上,然后赵昭王他们自己跑了。

梨君他们在帝江附近奋战三十多年,阻止狄人南下,一直到老死。

赵昭王之后,就专门有了一个成语,昭王不还。讽刺昭王放弃祖宗基业,苟且偷生。

在赵昭王之后,曹、宋、陈历代都没有北伐成功,反而到了陈帝时候,连帝江都丢了,京淮以北,全归狄人。

魏武帝成功北伐,这才一洗赵王南遁之耻,陈帝称臣之恨。魏武帝也专门在护洛附近为梨君设立祠堂,封梨君为忠勇王。

如此传奇一个人物,自然万人传颂了。

不过李大牛觉得不太可能是真的,就如同花木兰一样,不过是因为中原人对于狄人占领中原的耻辱感而塑造了这么一个人物。

但是这样的人,不管是不是真的,在百姓当中就如同真的一样了。

李大牛想到这里,想到了自己编造的那个传说,或许过上几百年,真的有人认为这天宝山曾经来过一位神女。

在李大牛胡思乱想的时候,红娘子摇头说“我何德何能,敢和梨君娘娘相比,大牛你莫要开玩笑了。”

李大牛端起了茶,敬了一下红娘子,对着红娘子说“这个可说不准了,就算当初梨君又怎么知道,她的丈夫能够匡扶君王,平定天下。在丈夫战死之前,她又如何知道,自己将要以碧血赤心守住这万里江山,孤身奋战三十年。这都是时运所造。”

红娘子听到这话,对着李大牛说“那么到时候大牛兄弟,你也可以有机会成就一番功业。”

“我不行,一听我名字就知道,老农民一个,日后真的记录到史册,这史官一写,然后一看,越看越不对劲,这名字太烂了,怎么能够出现在史书里面,而且到时候要写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得,这连字都没有,就干脆就别写了。”

红娘子笑着说“大牛兄弟,你给自己取一个字,不就得了。”

“字倒是简单,伯耕就是了。伯是老大的意思,耕就是牛耕地。”

对于取字,李大牛随口就说了,红娘子看着李大牛说“大牛兄弟,原来你是读过书的。”

“在私塾里面也偷偷学过一些东西,大字还算认得几个。”

红娘子告诉李大牛,自己从刘思永那里等到了三本兵书,但是这些书,字她都是认识,但是写成书了,她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李大牛想了想,告诉红娘子,本书一般来说,无非就是十六个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地制宜,克敌制胜。

看着红娘子不解的样子,李大牛说如今兵书已经不稀奇了,只要有钱,武经七书都可以买到,你看兵书,敌人也看兵书,比如说半渡而击,这大家都知道,这个有什么用,你就要自己创造条件,逼着对面半渡。

这方法就有两种,一种是敌人不得不半渡,另外一种就是欺骗敌人,让他们认为半渡没有危险。

而这两种办法,说起来,方法又更多了,就说第一种,就是围魏救赵,攻击敌方要害,迫使敌人必须决战。要不就是离间计,让君将离心,君王催促将军。三就是断了后路,四面包围,驱使他们渡河逃命。

李大牛说起来,源源不断了,他说的方法,基本都是他和室友吹牛想出来的,毕竟男孩子都比较喜欢口头军事。

当然这其中也有象棋带来的,毕竟象棋讲究战术,每一个学国象的,最开始就是要认识如何杀王,这是战术上面,中盘和开局是战略上面的。国象比起中象,更注重战略上面的,毕竟没有楚河汉界还有九宫格的约束,而且战场比较狭小。

李大牛也将弃子换子这一套讲了出来,如何用不重要的士兵去调动敌人大军,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