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1 / 3)

谋明天下 风中的失落 5539 字 2020-04-08

“任何的制度,都是要符合人性的,这样才可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到这里的时候,吴宗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百姓称呼官员为父母官,且不这个称呼是不是合适,既然官员被百姓称之为父母,那就必须如同父母关爱儿女一样善待百姓。”

“朱元璋倒是号召百姓要做清官,要做百姓的父母官,可惜他骨子里是防备下官吏的。”

“人之初,性本善,朱元璋的看法是相反的,特别是看待下官吏的时候,更是有些过分,这或许与朱元璋的出身有关,元朝末年的时候,官吏贪墨成为常态,百姓吃尽苦头,朱元璋本身也是受害者之一,所以在他的眼中,官吏本性就是贪墨的。”

曾永忠默默的点头,吴宗睿分析的这一点,他倒是信服。

曾永忠的态度,吴宗睿察觉了。

“先生,明初时候的陕西参政曾秉正的遭遇,您一定知道。”

“明初百废待兴,曾秉正是地方上举荐的贤人,直接被朝廷认命为地方官员,其出任海州学正十多年,为官清廉,后被升迁为正三品的陕西参政,同样清廉,可因为话太过于耿直得罪了朱元璋,被罢免了官职。”

“被罢免官职之后,曾秉正想要回到家乡南昌去,却苦于没有路费,堂堂正三品的官员,被罢官之后,没有一点积蓄,可谓是足够的清廉,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曾秉正卖掉四岁的女儿,凑齐了回家的路费。”

“朱元璋知晓此事之后,雷霆大怒,令锦衣卫将曾秉正抓到了京城,实施了腐刑。”

“对于读书人来,这是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曾秉正自此消失,不知所终,史书上也没有了记载,依我看,曾秉正其实就是自尽身亡了。”

“现如今我们来看这件事情,曾秉正卖掉四岁的儿女,筹集回家的路费,其实是触动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朱元璋不愿意承认自己苛刻下的官吏,所以才会对曾秉正毫不留情的打压,剥掉曾秉正读书人所有的尊严,以此来警告下的官吏。”

“用如此不通人性的办法来官吏下的官吏,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

曾永忠张了张嘴,准备开口话。

“先生有什么想的,尽管就是了。”

曾永忠下定了决心,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大人,其实明太祖管理下还是做得不错的,至少官吏不敢随便贪墨,属下以为,任何的事情,看结局就可以了,不必苛求其过程。”

吴宗睿点点头。

“先生不要着急,我还没有完,明太祖时期,表面上看,下是安宁的,官吏也算是清廉的,可您要清楚,朱元璋凭什么让下勉强的安宁下来呢,一方面凭着他开国皇帝的威严和权势,一方面就是依靠风闻奏事了。”

“接着我就要到风闻奏事。”

“督察院本是监督下官吏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针砭时弊,动辄则咎,让官吏不敢贪墨,不敢渎职,老老实实的为百姓办事情,因此其基本要求就是应该有充足的证据,掌握了充足的证据之后,完全可以严厉的处分和惩戒官员。”

“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准许官员风闻奏事,只要是听到了风声,督察院的官员,甚至是其他所有的官员,就可以直接奏报弹劾,而被弹劾的官吏,很少有能够完全解释清楚的,其中不乏屈打成招之人。”

“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想着管住下的官吏,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造成的结局,他老人家怕是根本想不到。”

“我姑且认为这种监察的制度,是不负责任的监察制度,百官深受其害,朝廷深受其害,下深受其害,唯一从中得到好处的就是朱元璋本人。”

“朝中和地方的官吏,为了避免被弹劾,避免遭受无妄之灾,唯一的选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