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久二年(1862年),小栗忠顺提出在江户、函馆、能登、大坂、下关、长崎等六城市设置舰船据点建立近代海军的庞大计划,但以胜海舟为首的反对派对此冷嘲热讽,认为若按小栗的计划,五百年后才能有海军。但小栗不管风言风语,派遣榎本武扬等年轻人才出洋留学,又趁米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大量军舰闲置之际,以优惠的价格购入新式军舰,大大充实了幕府的海军力量。
此时胜海舟是身为军舰奉行并的幕府高官——胜海舟从1853年黑船来访时提出《海防意见书》而崭露头角,先后被大目付兼海岸防御御用挂大久保忠宽、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赏识,不断被提拔。ii
小栗家世代是大身旗本,以幕府将军的忠犬自居,对外样大名充满警惕,但同时也被胜海舟代表的新进的下级旗本所敌视。而小栗忠顺坚持幕政改良政策,因此也不被保守派的大身旗本们喜欢,加上他的毒舌,小栗忠顺几乎把所有能得罪的都得罪光了。 但小栗忠顺能力很强、眼光也好,加上手腕强硬,所以大家也离不开他,造成的结果就是小栗一生经历了十七次下野,但他被罢免不久之后又会被启用。
为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幕府,小栗强力推行了多项改革,其中包括进行货币、税制等的财政改革、用郡县制代替幕藩制、公派海军留学生、购入四十四艘蒸汽战舰、在横须贺、横滨建立造船所、聘请佛兰西教官、采用佛兰西式近代化军制等等。这些改革,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ii
小栗忠顺死后,一身功业随风飘散,但他发起建设的横须贺制铁所却成为扶桑船舶工业近代化的基石。
元治元年(1865年),小栗提出花费巨资建立拥有制铁、造船能力足以与西洋各国相媲美的大型近代工厂的计划。当时的外国公使、幕府内部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但小栗忠顺力排众议,削减幕府的开支,开始兴建横须贺制铁所——名为制铁所,其实却是造军械、造船的工厂。
期间幕府多次财政紧张,但小栗为首的幕臣努力筹集经费,横须贺制铁所依然保持建设,在1871年终于竣工,但此时距小栗被斩首已过去了三年。
横须贺制铁所是当时扶桑最大的近代化工厂,为扶桑造船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奠定了扶桑船舶工业近代化的基础。ii
小栗一生担任过四次勘定奉行,是幕臣公认的“经济通”,后世民间有人评价他为“扶桑近代化之父”、“幕末第一能臣”。
小栗忠顺常对同僚说,得了重病的父母虽已不可能恢复健康,但孩子总会坚持为他们延医请药,直到父母临终的那一刻。
打赢了扶桑鲁西亚大海战的海军司令官东乡平八郎说他最感激的人是小栗上野介,历史小说作家司马辽太郎在《叫做“明治”的国家》一书中亲切地把小栗忠顺称为“明治之父”。
扶桑民间关于小栗忠顺的传说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传说是“幕府藏起来的大宝藏”。
据说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在遇刺之前收集了大量财富,准备进行近代化改革,但井伊在樱田门外之变中被刺横死,这笔宝藏就此下落不明。而大家推测当时作为井伊亲信的小栗最有可能知道这个宝藏的下落。ii
于是在倒幕成功后,维新政府逼问小栗宝藏在哪里,小栗说根本没有什么宝藏,维新政府一怒之下杀光了小栗的全家老少。后来,在小栗家搜出了精致的锦盒,里面层层包裹着一样东西,结果打开一看却是一个普通的螺丝钉。
原来,1860年咸临丸访米时,米国官员嘲讽幕府“你们扶桑只买船,莫说遇到海战,便是掉了漆、生了绣你们都无法修”,说完又拿起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你们都造不出来”。小栗深受刺激,一生之中都珍藏着这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