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莹的婚事,似乎给了赵老太太一个启发,似乎觉得嫁孙女儿能得到不少的好处,就开始更加热心的相看起了人家。
不过赵老太太直接越过了赵丝音,将目标落在了赵丝言的身上。
这一日,赵老太太将柳氏叫过去说话,就提起了赵丝言的婚事。
“丝言也到了年纪,也快及笄了,她的婚事也该相看起来了。”赵老太太带了几分亲和地说道。
柳氏点了点头,这一点她与赵老太太算是不谋而合,只是经过之前章家的事,柳氏心里还是有几分的芥蒂。
“是,儿媳也觉得该考虑丝言的亲事了,”柳氏说着,“只是我想着,只要人品好,对丝言好,我也就不求别的了。”
柳氏的这两个要求自然无法让赵老太太满意,人品好有什么用?能给赵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最要紧的。
所以赵老太太的脸色淡了淡,不过经过上次章家的事,她也有经验了,不能逼得太狠,否则好好的亲事又让柳氏给搅合了。
现在想想那即将到手的主簿之位,赵老太太的心都还在疼。
“你说的也不错,丝言是我的孙女儿,我还能害了她不成?不过就算是看重人品,这家世也是很重要的,我可不想让我的孙女儿嫁过去受苦!”赵老太太信誓旦旦地说道:“说起来,我这还真的有个好人选,是罗教谕的次子,罗公子今年十九岁,出身书香门第,这人品是不会差的。”
能做上教谕,肯定是中了进士的,而且大旗重文轻武,这罗家在登州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罗教谕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人家,柳氏不由得有些心动,“罗家这样的人家,会愿意与我们结亲么?”
赵老太太笑了笑:“这不过是我随口一提罢了,还要继续相看呢,哪有只选一家的道理?再说,我们家丝言知书达理,怎地就配不上了?”
柳氏看赵老太太的态度,心中安定了不少,说不定真的是个好人家也说不定。
她点了点头:“好,母亲,那我回去打听一下再看吧。”
赵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你也跟丝言说一声,毕竟是她的婚事。”
柳氏有些诧异,没想到赵老太太这次这么好说话,以前她一定会说,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柳氏回去之后便将这件事跟赵丝言说了。
“这罗教谕我也听说了,名声非常不错,就算有寒门子弟没有银子读书,也肯宽限一二,还没少暗中接济,这样的人家教育的出来的孩子,想必不会差了。”柳氏笑着说道。
赵丝言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祖母这是想让大哥去府学里读书了。”
柳氏愣了一下,旋即有些无奈:“丝言,这是你的婚事,你也该上点心才是,女子哪有不嫁人的?”
赵丝言点了点头:“娘,我没说不嫁,不过这位罗公子既然这么好,为何现在都没有定亲?”
男子十九岁没有成亲也就算了,居然连定亲都没有,就很少见了。
柳氏心里咯噔了一下,想到赵老太太向来的习性,又开始不确定了起来。
赵丝言道:“娘,如今外祖父闲赋在家,你不如写封信让他帮忙打听一下?”
到底是关系赵丝言的婚姻大事,柳氏点了点头,当即就写了一封信送回了娘家。
赵老太太听说柳氏送信出去,冷笑了一声,对着大太太道:“这是防着我呢!哼,她是越来越过分了,眼里一点都没有我这个长辈了!”
“她愿意查就让她去查好了,左右我们问心无愧。”大太太温声劝道。
这罗家公子还真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并不怕柳氏去查。
柳家很快就送信回来了,罗家的二公子名叫罗耀辉,还真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