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反转(3 / 5)

的人跑远了,再也追不回来啊!”

赵亭山看着她温婉恬淡的笑容,突然有些失神,总觉得他闺女这神色这气度有些眼熟呢?

如果是顾晨风,一定会发现,赵丝言的神态与李君泽有些相像,两人都是不动如山,气定神闲的性子,旁人都急的火烧眉毛了,可在这二位面前全然不算什么大事,只让人觉得气恼。

赵亭山有个好习惯,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左右他闺女说等,那就等吧。

李君泽总觉得赵丝言是在乖顺听话,其实真正乖顺听话的是赵亭山。

两天之后,赵亭山冲进了一处民宅之中,抓住了一伙人,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

赵亭山最近名气很大,百姓们没少在背后骂他,看到他带人出来,百姓们还以为是不是赵亭山又在鱼肉百姓了,结果一打听才知道,那些人其实是大辽人混入城中的奸细。

“这些大辽的细作,知道军中粮食不够,就潜入城内,打算在大米里下毒,毒死人之后造成恐慌,再趁机攻城,还好世子爷早就主意大辽的动静,及时得到消息,命赵大人在孙家米铺外派人保护,之所以以前没说,那是因为还没抓到这伙细作,担心走露了风声,打草惊蛇让他们跑了!”

“世子爷是真的难,之前的流言传的沸沸扬扬,世子爷一心想要抓到这些细作,宁愿被百姓们误解也没有出来澄清,他可是世子爷啊,天潢贵胄,却承受着这些非议,就算现在知道了世子爷是情有可原,可是却未必所有人都会信,这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啊。”

听到赵亭山身后的士兵说的话,百姓们立刻羞愤不已,原来如此,他们竟都误会了世子爷!

当然,也有百姓将信将疑,总觉得是在给李君泽辩解。

“辩解?老子哪有那个闲工夫?不说世子爷没做,就算做了,又能怎么样?世子爷可是翊王世子,皇上的亲侄子,还需要去陷害一个小小的商户?简直不知所谓!”顿了顿,那人又道:“你们想想,之前流言闹的那么严重,世子爷却都没有反应,也没抓人杀一儆百,还不是因为世子爷大度!”

提出质疑的百姓顿时哑口无言,大旗的阶级分明,士农工商,商户是最底下的,确实,以李君泽的身份,根本没必要去陷害孙家,大不了他就回上京嘛。

立刻,之前还在痛骂李君泽的百姓们,全都接受了这个说法,并且为自己之前的愚昧而感到愧疚。

是啊,世子爷这么做都是为了他们,为了登州城的安危,他们不理解,还骂了他,可是世子爷却也没跟他们计较,可不就是大度么?于是一时间,李君泽的形象立刻从卑鄙无耻,变成了忍辱负重。

而且李君泽还长得好看呀,这世人都难以免俗,对于长得好看的人,总会格外的好感。

不过一夜之间,李君泽就洗清了身上的嫌疑,变成了人人称颂。

赵亭山听到外面的那些百姓们的议论,简直是目瞪口呆的,他不过就是带着人从大街上走一圈儿,这舆论风向就变了?这舆论变得也太快了。

赵亭山在心里佩服他闺女的神机妙算,看看,一切都在他闺女的算计之中,女儿这么聪明,都是他生得好啊。

赵亭山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别提那个骄傲了。

而此时的孙家,孙富贵脸色铁青,脸上的肉都气得一颤一颤的,孙敬泽立在父亲的下首,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好,好!当真是好的很!”孙富贵气得不行,“我竟小瞧了他!”

孙敬泽想了想,才小心翼翼地说道:“都说翊王世子聪慧绝伦,也不怪爹爹,是我们轻敌了而已。”

孙富贵叹了一口气,突然,他抬起头:“章大人那里,快,你赶紧去章大人那里,让他把弹劾李君泽的奏折赶紧追回来。”

可是送奏折的人已经走了两天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