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宵佳节,入金陵城参加秦淮河灯会,与民同乐。
元宵之后,原路返回封地,不得在皇城逗留。”
蔡和大太监犹豫一下。
这不是让众诸侯王名正言顺,找机会聚一起吗。但皇上如此吩咐,自有想法,他连忙道“是!”
项燕然又陆陆续续翻阅着其它简书对策。
让他颇为满意,仔细看了几遍的,也就主父焰的《大一统策》和董贤良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说的挺有道理。
大一统方能解他心中之忧。
独尊儒术,思想上的大一统,更是将无数理念纷乱的施政纲领,统一起来的良策。
人心乱,一盘散。人心齐,泰山移!
不过,他这些年一直是采用“黄老之术”施政,朝廷众大臣也大多是黄老之臣,兼修儒、法、道、阴阳。
儒臣屈指可数。
也就三公御史大夫孔寒友这一位领衔的大臣是儒门宗师,一门心思弘扬儒术。
另外九卿的太常卢梓、郎中令崔浩然、少府萧恭望,也是大儒。但对“独尊儒术”有多少支持力度,不好说。
大部分九卿大臣都不是大儒,想要独尊儒术,难办啊。
“董贤良、主父焰,优等!”
项燕然将这两道对策,丢在宝座台上,先放着吧,回头再仔细琢磨琢磨,看看有多少可行性。
随后,他又捡起一道竹简。
《禁私铸铜币策》,楚天秀!
项燕然骤然眸中寒光一闪,眯起眼睛。
这个对策,有些令他惊诧。
若是别人上的这道对策,痛批私铸铜币,他也不会太奇怪。
为何是小昏侯?
莫非自己久坐伤目,眼花了?
皇帝再仔细看了一遍没错,确实楚天秀写的《禁私铸铜币策》,想了想道“让小昏侯上来,朕有话问他!”
蔡和大太监立刻下殿,将楚天秀叫到殿上。
楚天秀不由脸色大喜,皇上居然在殿上召见他,这摆明了是觉得他的对策太好了,这是好兆头啊!
整个殿试,也就只有太子项天歌,有这份殊荣,到殿上去近身垂耳恭听圣言。
哈!
本小侯爷的“优等”到手了!等着本小侯爷当上大官,飞黄腾达吧!
金銮殿内,众举子们的羡慕嫉妒中,楚天秀跟着蔡和匆匆上了殿上。
楚天秀朝皇帝拜了拜,满脸笑问道“臣叩见皇上!皇上可是对《禁私铸铜币令》还有疑惑,臣可以对细节,详细道来。”
“你这书里已经写的很详细了,一目了然。”
项燕然奇怪问道“朕只是有点疑惑不解,你昏侯府的铜矿,已经挖完了吗?所以,不想让别家挖?”
楚天秀面色一僵,满是错愕。
呃等等。
什么意思?!
皇上的意思是,昏侯府有一座铜矿?
卧槽,他怎么不知道这事。
禁私铸铜币,岂不是把爹老昏侯给坑了?!
楚天秀立刻果断的噗通跪在地地上,连忙解释道“陛下,臣这通篇胡言乱语,不堪入目,还请陛下撤回对策!”
蔡和大太监在旁,噗嗤一声笑,忍不住道“小昏侯勿急您家封地的铜矿挖了那么多年,估计已经是废矿,挖不出多少铜了。要不然,也不至于欠了平王十万两,还不起债。”
是么?
楚天秀眨了眨眼,张了张嘴巴,稍微松了一口气。
还好,应该是差不多挖完了,否则自己不可能没印象!
为了官位,这爹坑就坑了吧。
楚天秀立刻站了起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