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贝尔修伦马(1 / 2)

欧皇崛起 太上老牛 3123 字 2020-04-01

欧洲人选择马耕,也是有历史原因的。除了他们不懂得使用牛鼻环让牛听话外,马耕的效率,也是欧洲人选择马耕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欧洲马耕最流行的时代,是18世纪。在16世纪,欧洲其实是马耕和牛耕并存的。为何?这不得不说道农业产量问题。在16世纪初,农业产量低下,粮食昂贵。养一匹马,喂养成本高昂。因为,一匹马一年消耗的粮食,价值一家五口一年吃饭的成本。而牛虽然胃口也大,可大多数时间都是吃草,只有干活时期才要加餐。其饲养成本,也就一个壮汉一年的粮食消耗水平。因此,在目前的欧洲,只有贵族庄园才使用马耕。而一些贫困的农民和小地主,还是使用牛耕的。

只是,牛耕太难了。因为没有牛鼻环控牛技术,大部分牛都不适合耕地,只有少部分脾气好的牛才适合当耕牛。因此,牛耕也难以普及。所以,这才出现了马耕和牛耕并存的局面。

而到了18世纪,因为17世纪时荷兰人曾经占据过台岛和爪哇岛,和农耕技术最高的汉民族打过交道,所以学会了施肥技术,并引发了所谓的农业革命。于是,欧洲人的粮食产量上去了,养马成本也下来了。然后,马耕才普及的。

当然,马耕也是有限制的。那就是,马耕主要针对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对水稻田,却是不行。因为,耕作水田,蹄子是要泡在水里的。牛还好说,马耕水田,很不适应。而且,马掌泡在水里,容易生锈脱落,产生很大的问题。

在后世,马林不是没有见过南方用马耕的。比如,胡建省的晋一江,就有一种叫晋一江马的南方马,适应湿热气候,而且可以耕田。但是,耕地的马,一般是不钉马掌的。不然,下水田里一泡就容易松动脱落。即使钉马掌的,在耕作水田前,也会卸下来。这还是适应南方气候的马,而欧洲的挽马,普遍是不适应水田的亚热带湿热气候的。即使适应,也没啥用。因为,水田土地柔软淤积,马蹄子着力困难。在水田耕作,挽马未必比牛快多少。晋一江马每天就只能耕作4亩水田,和牛差不多。但耕作旱地,每天可达6亩。当然,晋一江马体型较小,换成欧洲重型挽马,每天耕作旱地肯定超过8亩。

因此,相对来说马耕适合旱地,而牛耕适合水田。

但马林即使知道马耕适合欧洲,也没啥辙。就像他跟米克尔所说的那样——他缺马啊……

他可以花钱从克里米亚人那里买来当量的牛,可却买不来挽马。克里米亚的东欧蒙古马,体型小,未必比牛强多少。古代华夏之所以没有发展出马耕,就特么是因为东方地区缺乏重型马。以蒙古马那13米肩高的个头,耕地能力都未必赶得上骡子。至于后世的关中马,那是引进了西洋重型马杂交后才出现的。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血统,就是法国的贝尔修伦马,也叫佩尔什马。贝尔修伦马力气大,四肢强壮,速度快且能持久,耐严寒酷暑,吃得少而劳动两大,是19世纪时最优秀杰出的耕地用挽马。19世纪的时候,世界都引进贝尔修伦马和本地挽马进行杂交,培育出各自的优秀挽马品种……

“对啊,贝尔修伦马,我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马林一拍脑袋,懊恼地说道。

当然,真正的贝尔修伦马尚未出现。现在,马林最多能在佩尔什地区,找到贝尔修伦马的先祖品种。

但是,即便是这些先祖品种,肯定也有了后世贝尔修伦马(佩尔什马)的部分优点了。只要加以培养,针对优点进行定向培育(配种时淘汰掉优点不明显的马),以后自然能出现后世贝尔修伦马那样的品种。

“呵呵,怎么又是法国品种?”马林直接被逗笑了。感觉这段时间,马林老是对法国挥动锄头猛挖墙角啊。而且,可以用低成本的镍白铜假银币购买,不要太划算哦。

只能说,后世法国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