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城原本是距离紫竹门五六十里的一座县城,后来这里发现灵石矿之后,得到了官府的重视,县城升为府城,几经扩建之后,颇俱规模,常住人口在三十万人左右。
禹州城交通便捷,两条大路横贯南北,纵贯东西,还有一条河流蜿蜒而走,绕城而过,所以禹州城过往的行人、商贾格外多,人流物流的聚集,使禹州城变得格外繁荣兴盛。
禹州城商业繁荣,不乏腰缠万贯的富商大户。
禹州城兴盛起来之后,朝廷对这里格外重视,在禹州城驻扎了一支军队,平日里主要以保境安民为主。
对内维持秩序、维护治安则由禹州府押司署负责,押司署有官差数百人,除了维持治安外,一些刑名官司也归押司署管。
禹州府下属还有许多个衙门口,除了朝廷的税收之外,粮食的种植、牲畜的喂养、布帛的纺织、衣物的制作以及大量日用品的供应,甚至部分灵石矿藏的开采和大量草药的种植也均在禹州府各个衙门口的管辖范围之内。
禹州府的知府大人则统揽全局,坐镇一方。
禹州城的北面是紫竹门的势力范围,西边数百里的茫茫深山之中有一些占山为王,自立门派的散修。这些独门小派之中不乏功法修为高强之人,这些人杀过来之后,就不是禹州府还有驻扎在禹州的军队能够对付的。这些杂七杂八的势力时不时地会对禹州城骚扰一二,劫掠一些物资物品。
这些势力在一个个吃得肥头大耳,只能欺压盘剥百姓的官府还有官军面前,自然显得势力强大,难以匹敌。
面对这些强大的侵略者,禹州城常驻的军队就显得势单力薄、微不足道了,这时禹州就需要名门大派进行保护。
禹州城离紫竹门最近,正好在紫竹门的保护范围之内。
紫竹门又是朝廷所认可的大宗门,为禹州保护是理所当然之事。紫竹门为禹州城保护,禹州则向紫竹门大量的生活物资,大到紫竹门内的一些建筑是由禹州官府派来的工匠筑成,并且里面的各式各样的家具及用品,皆由禹州。小到衣食住行,众多弟子们的衣物,出行用的车马以及伙房中的各种食物和油盐酱醋均由禹州。
紫竹门每年都会派一名修为在凝气颠峰期的长老带着几名修为在凝气初期或者中期的弟子坐镇禹州城,确保这里一方平安。
也正是紫竹门的保护,几十年来,禹州城平安无事,繁荣兴盛。得益于紫竹门的庇护,纵然是禹州城的文武官员,见了紫竹门的长老如见上官,毕恭毕敬,卑躬屈膝。紫竹门甚至对禹州城官员的任免,都有一定的话语权。
不仅仅是禹州,纵然是禹州所在的幅员辽阔的大夏王朝,同样是靠四大宗派在支撑。
四大宗派靠大厦王朝统治芸芸众生,无尽资源。四大宗派则各守一方,抵御强敌,维系大夏王朝的统治。
紫竹门在禹州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所以禹州城中的大户人家纷纷想送自己的子女去紫竹门修炼,但是,各家的子弟大多资质平平,连内门弟子初试这一关都过不了。所以,一些大户人家的家主便想起了托关系走后门的法子,削尖了脑袋想往紫竹门里面钻。
有钱能使鬼推磨,面对大户人家所出的巨额报酬,紫竹门内像赵管事这样的人便开始想方设法替人办事,最好的法子,就是逼迫现有的功法修为进步缓慢,濒临淘汰的弟子主动离开内门,空出位置,赵管事等人就有空子可钻。
禹州城东的祥瑞大街,街道全部用青石板铺成,十分宽阔。街道两旁各式各样气势恢宏的建筑拔地而起,沿着街道伸向远方。
这里是整个禹州城最繁华的地方,各种店肆馆舍鳞次栉比,茶肆、酒楼、店铺、当铺、绸缎庄以及装饰豪华,充满了脂粉气息的风月场所均在门前摆满了鲜花绿草,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