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渐渐明白。这个理由真的很充分。
时人相信“天人感应”。每每有灾异发生,便认为是上天示警。还郑重其事的录入史书。可见一斑。甚至好造高楼亦是觉得“仙人好楼居”。且时人“视死如生”。生前享用的一切,皆要以陶器的方式,带入阴间。好继续享用。故而汉朝离我们虽远,木质建筑也早已荡然无存。我们却可以从汉时墓葬中出土的众多明器,再结合传世下来的书籍去拼凑两千年前时人的生活景象。
《三国志·孙策传》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后为小霸王孙策所杀。
再后来,小霸王被刺客袭击不治而亡,便有传言乃是受吉咒而死。
这便叫“杀之不详”。
如前所说。以后世眼光来看,这根本就是妥妥的封建迷信。鬼才会信!
然而,若时人皆深信不疑。便成了一种处事规则。不可不信,亦不能叫迷信。牙旗被大风摧折,都要算上一签。且历来有“杀降者不详”的说法,亦可佐证。
还是那句话,切莫以后世观念反推先人。
刘备也是一样。当女刺客说“天降奇才,杀之不详”,刘备嗤之以鼻。如今,若女刺客还这么说,他便会信。无它,当下风气如此。
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退,与古人并肩同行?
答找一个靠谱的说书人。
先听他怎么说。若有异议,可亲自求证。一连三次,若此说书人的例证都没有错。那就暂且相信亦无妨。重新洗一下知识库,也算是正常的升级更新。系统不更新,如何解锁高级技?
比如,许多人以为汉朝无糖。靠谱的说书人就会告诉你,汉朝有糖。汉朝还有便当,汉朝还有烧烤。
诸如此类。
其实,说书人整日应付各种口说无凭的无端猜忌,真心好累。
言归正传。
连结两次婚,刘备也真心好累。
罢筵之后,先去哪屋,是个难题。
刘备本先去乌莲房间。想想副伏罗氏远道而来,身世亦算曲折。我见尤怜。走到一半便又折返。刚伸手推门,一想又不对。乌莲素来清白无心机。看似温顺,却性烈如火。若是恼了她,结婚便真成结仇了。
不行。还是先去寻乌莲。
也不对。副伏罗氏性子也是绵里藏针。身逢大难,生怕刘备嫌弃。若不先去,心中必生间隙。算了,还是去副伏罗氏那屋……
向来利落果断的君侯,却在厅中往来折返,长嗟短叹。
再转身,见乌莲已立在门口。
刘备讪讪一笑,还未开口。却见乌莲迈步而出,挽起他便走。“我陪你去。”
“咕咚!”刘备不禁吞了个大大的口水。强张嘴,不觉已口涎直流“……谁先?”
“论大小。”
“何物之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