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治所官舍都没来及建的管宁,轻车熟路。壮男造楼,健妇圩田。家中老幼割草畜牧,也没着闲。
待换装完毕,又集毛皮数万。
虎皮衣盾,实在是有些浪费。
督亢沟堤上车马如龙。运来的皆是空心墙砖。砌墙不难。不等楼桑良工一面墙砌起,蛮人皆已学会。木楼框架,空心墙砖,瓦当遮盖。一栋恢弘大气又不失江淮灵秀的干栏重楼,这便建造完毕。外墙涂抹白垩粉浆,内壁刷桐油木漆。家什木器,被褥织锦,自有族中良匠打理。换了长袍的一家人,这便喜气洋洋的乔迁新居。
名动淮泗的少君侯,轻财重义,一诺千金。换成南蛮土语,就是一口吐沫一个钉。落地有声。可不光是说来听!
何止是蛮人。邑中百姓,更是深信不疑。
督亢地在大泽之中,寸土寸金。这里真的是说土壤金贵。故而烧砖全在大泽之外。督亢沟大堤初建,通行困难。每日牛车往来,运送的空心墙砖,竟赶不上造楼所用。足见楼造之快。
最先建起的官署建筑,不是管宁等人的官舍,而是校馆。管宁竟说动胡腾、张敞二人入驻督亢校馆。拜为主学校教育的学官掾史和学官祭酒。并从学坛聘请学经师、文学史数人。为山蛮子弟启蒙。
刘备大奇。
先前问过胡辅,说父亲和叔父并无出仕之意。秩四百石的一城之长都不愿当,怎会去当秩百石的掾吏。
又把胡辅唤来相问。
胡辅答曰,一城之长,万众瞩目。一校之长,却掩人耳目。前次不仕,非不想为大师兄效力。而是身不由己。如今出仕,乃是为‘怀柔远人’、‘德化四夷’尽绵薄之力。
两位果然是大才。竟知刘备‘汉化’之深意。
身份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字一统。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始皇帝千秋万代,无人可及。正因如此。
庐江大别山蛮,举族北迁。亦是舒县陶县令有意为之。刘备杀黄穰全家,夷三族。虽无人敢说三道四。可蛮汉之间的仇恨,尤其是世家豪强与随黄穰造反的诸山蛮之间,间隙日深。
正是感受到了这股越来越强的仇恨,抢在矛盾没激化前,将这几部山蛮尽数迁走,也不失为一剂良药。人都没了,恨又从何而来?
第二批山蛮到来前,刘备还收到陶县令手书一封。说,郡中已有书文,年后自己便将改任济北卢县令。
这也是缓解汉蛮矛盾的苦口良药。
毕竟,是在陶县令任上,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调离原职,也算是朝廷对陶县令的一种保护。
然而。对于朝廷处处息事宁人,怀之以柔的做法,刘备不敢苟同。
恩威并济,赏罚分明才是正道。
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胡腾、张敞,忠义之士。为校馆蒙学,大材小用。然而,正因二人身有大才,才能妥善处理汉蛮风俗分歧,悉心教导这些蛮娃成才。
当然,最关键是,蛮人对少君侯深信不疑。楼桑的诸多便利,更是闻所未闻。水洗、暖柜诸如此类,亲身一用,便知神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不是真心待你,日久见真心。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前有阎柔,后有山蛮。皆是如此。
各家各户的健妇,圩出的良田远不止五十亩。偌大的一片,也不规整。各种造型都有。先种稻驯田,待来年再分不迟。
见禾苗飘绿,壮汉心中不慌。造楼更卖力气。
干栏式重楼,只需桩柱夯牢,搭建楼层实在是简单至极。即便是空心砖也有塔吊运送,节省多少劳力。比郦城一月四百楼的速度,快了一半。一月可建楼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