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一番的纠结之后,解决问题的法子就被想了出来……
在众人在这里夯土修建围墙的时候,这次前来的不少未成年人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从别的地方抱着已经干掉的柴,往这边不停的运送。
一些人守在这里,将这些未成年人们搬运过来的干柴,堆放到夯成的地基两侧以及上面,将之尽数围拢覆盖起来。
这就是韩成所想到的办法了。
他的这个办法其实说起来很是简单,灵感来自于部落里的陶器。
既然泥巴使劲加热之后可以烧成陶器,那么用泥土夯成的地基,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加热,将其烧制成类似陶之类的存在?
这样的话,不就可以将缺少石头等东西的缺点,给完美的避过去了吗?
当然,韩大神子有些时候无良是无良的些,但是一般不会做一些拍屁股的决定,尤其是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时候,更不会这样胡乱行事。
在想出了这个脑洞之后,他没有立刻让人执行,而是先弄出来了一小段儿的土墙,堆积上多多的柴火,进行长时间的焚烧,以此来做实验。
实验证明,他的这个脑洞是完全可行的,用土夯出来的墙,经过火焰的长时间焚烧之后,真的转化成为了陶的状态,整个就是一个整体。
虽然没有石头坚实,但也足够使用了。
而且,如果再考虑到石头的粘合问题,这种完全连接到一起的陶墙,实际上性能要比石头墙都要更好一些。
不过也有缺点。
这缺点就是,这样的一番操作下来,实在是有些太过于浪费柴火了些。
好在这个时候,周围有着足够多的林木,只要肯下力气,就不用担心柴火不够用。
而且,此时进行伐木,那些粗粗的树干留下来,等到之后修建房屋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到房屋上面。
那些砍伐之后的空地,到时间也能够开辟成土地,种植一些作物,不会被空闲下来。
在距离一片忙碌的锦官城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有着一群牛正在这里悠闲的吃着草。
这些牛就是在韩成离开的这一段儿时间里,贸等人通过与驼背的原始人他们交换而来的。
此时的放牧场景,跟后世文艺青年印象里的牧童骑黄牛,再在背上吹着一管横笛的景象,有着很大的不同。
放牧牛的人,没有骑在牛的背上,而是手中牵着牛缰绳,在这里让牛吃草,一些未成年人的手里,牵着两头,一些孩子的手里,就只牵着一头。
一般而言,只牵着一头牛的孩子,反而会比牵着两头牛的孩子更加紧张和小心,并且两个牵着一头牛的孩子一般还不会凑到一起,而是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之所以会是这样,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牛到底跟后世那种经过几千年的驯化,一代代流传下去的牛不同,野性还是比较足的,而且这些孩子们,都是放牛的新手,所以还做不了这样的熟练。
另外一方面,则是这些只牵着一头牛的孩子,所牵的基本上都是公牛。
和母牛相比,个头更大、力量更大的公牛,野性无疑更足。
尤其是两只公牛碰到一起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开始顶头。
哪怕是已经给它们穿上了鼻环,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的孩子还都不太好将它们给拉开。
这样的情况韩成已经知道了,所以,站在锦官城这里,朝着放牧牛的未成年人们所在的地方,进行瞭望,远远的看到两头牛再一次凑到了一起、不理会放牛的未成年人的呼喝和拉扯绳子,只顾着顶头之后,韩成暗暗的握紧了拳头。
看来,仅仅是依靠牛鼻环这个东西,是约束不住这些家伙们那颗躁动的心了。
看来需要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