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思一动童贯活得威风是知兵会打仗,能代皇帝抓紧军权;大内总管谭稹是晓军事,有带兵的雄心大志,胆也壮,有谋,果敢,心也细,管着秘谍司和相关的皇城司,在内宫中能当皇帝的军政大事参谋,也能当好耳目并伺候好皇帝;那位深藏宫中如今可称是宦官老祖宗的老太监,虽然明面只管着事关皇家满门不被人毒死的御膳坊这点要紧差事,整天不声不响的,实际却是一身强悍武功的高手,是太上皇最信任的老奴和保镖,为人又低调平和有善心,爱护宫中小辈,深得宫女宦官敬重,连谭稹也甘愿恭敬遵着,也得宫中如今不剩几个的娘娘的信任敬重甚至依赖,是梁师成之后事实上的大内第一内官。这几个太监都是对皇家有大用的才有如此稳固地位和富贵。那么,咱家呢?咱家虽然也混出头了,也是太上皇的心腹,可是哪能和那几位比咱家只会阴人,不会别的擅长。欧阳这么建议,咝,这真是条出路啊,正合咱家能耐
欧阳珣向来是以最擅长识人用人而出名的。
这一点,这死太监也深为佩服。
欧阳珣既然这么说,也算得好心。他动心了原本肚子里蒇着的对欧阳珣的满腹怒火怨气恨意不禁消解了些,原本战后就会迫不及待亮出来的恶毒报复心思和主意也缓解了些
当然,他也是真有些怕了欧阳珣,清楚,欧阳珣即使失势了也不是好斗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还没病咽气了,只怕也照样不是他能收拾了的。
这厮甚是狡诈厚脸皮,立即顺着欧阳珣主动表示的美意表示恭敬与感谢缓解了双方紧张如仇敌的敌对关系,识趣的就在高台上立即向皇帝写密折,把右翼军骑兵惨死的幕后原因报上去,还在折子里盛赞欧阳太尉如何忠君爱国尽心王事,又是如何擅长治军打仗别的什么也没说。
他是在以此向欧阳示好示坦荡。
实际上,他害怕的是,如果不这么干,折子也送不出去,会被截下来,内容让欧阳珣看个一清二楚,然后,他的脑袋在脖子上指定长不安稳了。欧阳珣肯定会在战中找借口弄死他。
他已经深刻意识到,欧阳珣这样的士大夫中的圣斗士根本不是他这样的宦官能斗得过的。
官中那些伎俩,在官场,尤其是在此时的军中,真就没那么灵,不顶用。
这完全是两个场所两种领域,有相通处,更有大不同。
在这,在此时,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老实点
右翼战场上。
项元镇此前被辽骑射得惊恐只想转向引军逃避,没逃成,辽骑转向逃走,他的主意又变了,这人他丢不起,他想找回面子,重新在将士心中竖立起威望,也是早已习惯了的市侩官僚心态作祟,贪功,又想在辽军屁股后撵着射杀讨便宜,也确实在辽军转向间趁机射掉了几十骑辽军,看到外翼一千骑兵片刻间就悲惨全军覆没了,他越发惊骇,却照样没改变主意,一心追着撵杀。
辽军没强悍地回马迎战,而是娴熟轻松卷着那没了主人的近千宋马,轰隆隆向远方跑去。项元镇哪里肯舍,奋勇在前领军猛追,离步军这边越来越远。
稍远处,负责包抄辽骑内侧的副将王宣竭尽大声招呼项元镇什么,项元镇不是没注意到,却根本不预理睬,一心想凭着还有的这近两千骑优势兵力从后面干掉辽骑。
结果,辽军玩起了边逃边回身后射的手段。这一手也是游牧民族最擅长的战术手段,真正大放光彩的是在成吉思汗蒙古骑兵收拾强大的欧洲重骑兵时代。
项元镇部照样吃亏在弓力不行、射击水平也不及上,马,也不行。
右翼骑兵的战马都是朝廷不稀得收的地方劣马。辽军有意针对,派的千人队却是好马,尽管好也好不哪去,不是良马与劣马之间的区别,无非是四等马与最差的五等的差距,但骑术高超又有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