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呢?”
赵桓“”
欧阳痛心疾首道“我今日此策不是凭空来的。我是从负责在各地监管收税开矿等任务而列入皇城司管理的太监上报到皇城司的情报中掌握了全国地方上的具体情况。
那些情报对地方的方方面面反应都有,复杂得很,全堆在皇城司,以前的不算,只算叛逃潮后的也是积累了一年多的资料啊,却从来无人详细打理,就只是惯常的大致归类收存了。陛下,你知道那些资料有多少吗?我告诉你,堆起来能轻易添满一间大屋子。
臣整天忙忙碌碌在忙乎什么?空闲时间全用在整理这些情报上了啊!
从纸山中鉴别情报真伪,严格对比分析,剔除虚报不实的、夸大其词的察知故意轻略一提、一笔带过、有意想瞒天过海的寻找到有用的、需要注意的即便有几个心细认真负责的人手帮忙,臣也耗费了数月才大体整理出个眉目来,如此,臣已经对全国各地的真实情况有了个全面的清晰认知,可即便如此,臣也害怕判断有误或有什么重大疏漏。毕竟,国家是如此境地,再经不起波折了,执政行事必须慎重又慎重啊,必须尽量避免错误判断错误决策,所以,对有疑问的、属于重大问题重点区域的情况到底怎样,又专门派人悄悄去实地深入观察了解。
至此,臣才算是对全国地方上的实情掌握得真准确透彻了,真有了把握。今日所奏之策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不是臣象太多官员那样舒舒服服坐在衙门那官位上随便听听看看下面送上来的难知真假的报告,按一知半解的甚至根本是错误的,想当然的,符合他脾性嗜好或预想的或私利的,纯属一厢情愿的,一拍脑袋就敢下决定做重大结论。“
赵桓,又呆了,还知道好赖,也还没完全堕落成朕管你忠不忠累不累冤不冤凡是敢让朕不顺眼不痛快的,朕就让你倒血霉的寡人层次,还没堕落到他爹赵佶的那种”唯我“的高度。
他被欧阳的默默辛勤奉献深深感动了。
这样的忠臣能臣在国难人心思变的这个恐怖时期尤其难得,太珍贵了当皇帝的,能有这样的臣子,此,大幸运。
虽然赵桓不可能感动得眼眶湿润,他二,但心可半点不软,只从这一点上算,他还真适合当无情的帝王,此刻却也不禁大为动容,今日心中积累翻涌的对欧阳的种种愤慨与杀意冲动终于消散了,嘴唇蠕动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欧阳珣道”陛下,臣敢献此策,臣在殿中对你分析保证的那些话,是真正有把握才献上才敢说的。若真施行此策,确实会触犯士大夫的利益以及长久形成的高贵傲慢骄横习性,确实会激怒太多地方官,但国家绝不会有事。他们也闹不起什么大乱子来。因为地方武官是最大受益者,军队会支持改制。军队希望朝廷改制,要保护改制,也感激朝廷肯改。“
”我朝以文制武,把武夫贬低得太过太久打压得太狠了。文武之间的深刻矛盾甚至刻骨仇恨由来已久,那才是深藏如今我国的最可怕隐患。眼下面临辽军杀来,中央却武备力量薄弱,不敢指望。朝中不知暗藏多少想投敌的,那些暴露出来已杀掉的卖国贼只是胆子大或冲动急于向辽国献功的。城府深的,老奸巨滑的,胆子小慎重的,都藏匿得很好形势万分危急。再不改变,再不肯尊重武夫,还让文官压制玩弄着军队,当京城被围,朝廷陷入灭亡之灾时,且不说地方文官肯定怕死甚至不忠,不敢率兵勤王,只说军队,各地军队即便不趁机叛乱投敌杀文官报复并夺权,也至少是不肯奋勇作战,就算上了战场也只会望风即溃,还没和辽军对阵开打呢,就败了散了。地方军是绝不会愿意冒险来勤王打仗的。”
“陛下,换作是你,你愿意为坚定轻贱武夫的朝廷作战吗?在面对凶强野蛮可怕的辽寇大军时,敢来勤王几乎就等于主动来找死,敢来就是已经做好以身殒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