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赵佶的嘴巴歪了。
不是气的,而是被赵公廉的横天雄心壮志气魄胸襟远见以及困惑迷茫的质问震得目瞪口呆僵硬了。
他知道大宋立国确实苟且小气。
从太祖立国之始,大宋就从未有汉唐那种拓疆万里,兵扫西荒大漠,威加遥远四夷的雄心与目标。
连眼皮子底下的大理国、安南国,大宋都无心征服和占领,何况是更遥远更艰难的远方世界。
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那是顾虑缺了这片领土,大宋北方一马平川,就缺乏了阻挡北方蛮子飞骑南下的山关险碍。太宗朝一战惨败,没能达到战略目标,以后就更没能力了,收复燕云也就成了嘴上说说的治国志向。
说说而已,连皇室都没人较真,下面安逸平安享乐的臣民又岂会盼着过勒紧裤腰带提心吊胆紧张全力投入打大仗的日子,更没人真会奋勇努力向这个目标去做。
谁知天下真就有傻子,不但想这么干,而且真在为此而竭尽全力去努力。
而这个傻子还居然正是被天下人隐隐约约公认为最聪明最有大智慧的那个人——赵公廉。
生气、羞臊、震惊、感动、嫉恨、恼怒……
赵佶读罢辞职奏折,呆坐在龙椅上很久,很久,心里翻腾,情绪激荡,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而后却是理解了赵公廉,但却更恨了。
更决心定要寻机处死以赵公廉为首的沧赵满门,而不是幡然悔悟从此信任和重用。
因为他就是喜欢糜烂享受的皇帝,既无心,也不支持征服远方。
他可无法忍受举国投入大战时必然的勤政劳神辛苦。
他来这个世界就是纵情享受富贵安乐的,顺便修修道,弥补一下道行根基,以后好飞升仙界重归仙班享受永生仙福。
他也清楚手下这些所谓忠君爱国的文臣武将拥挤朝廷,追随他这个君王也只是为了富贵荣华,更没有威行万里的胆量和志向。
这种情况不是从他这一朝开始的。
是在当初太祖杯酒释兵权让大家安享富贵时就文武皆无大志,从此变成这样的。
包括能忍受艰难困苦生活的西军在内,满朝从上到下没人真愿意冒死杀出国门。
吃不了那个苦。
受不了那个罪。
更没人愿意提着脑袋去为国家冒险。
满朝皆如此苟且富贵着,赵公廉独自奋勇担当,那就是不合时宜,不容入官场。
举国如此沉迷安逸富裕,唯独沧赵家族和属下想冲出国门气吞万里如虎,那就是不合世情不容于社会。
单单只赵公廉竭尽心血整顿出沧北四军州人马有远征壮志,有威服四夷的胆略和热血,这能顶什么用?
无朝廷支持,无举国投入,甚至无其他地方的任何一人愿意支持,赵公廉什么也干不成,想做的梦想只会是个众人在饮酒闲谈娱乐逍遥时的笑料而已。
质疑官员卖国资敌效忠的是异族,说天下的广大统治阶层是在为异族异国效劳,疑惑国朝是异族的傀儡政权……
赵佶也恍惚疑惑过赵公廉所困惑的,但很快就清醒过来,一口否定了。
大宋当然是独立自主的堂堂正正大国。
那些人一切所为全不过是为自己和家族享受安逸富有和富贵而已,非是暗中忠心追随异族。
现实就是如此。
那么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赵公廉及满门亲族属从追求和坚持的就是错的。
总不能满天下都错了,就他是对的吧?
就是他对了又如何?
很多事的对错并不重要。再有远见卓识,限于时局,不符合当代潮流,都会是没意义的,是不识时务。
不